Workflow
聚焦突出问题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我国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经济日报·2025-04-04 05:53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标志我国涉企收费监管进入更规范化新阶段,文件坚持问题导向、防治并举、标本兼治,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以解决涉企违规收费问题 [1][3] 明确重点任务 - 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秩序好转但问题仍有反复,部分领域和地区存在转嫁成本、“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加重企业负担、破坏营商环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经调研和征求意见起草《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以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稳定经营主体预期 [2] - 《指导意见》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健全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政策评估审核机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健全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问题线索处理机制、规范相关领域收费、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3] 坚持问题导向 - 《指导意见》聚焦涉企收费政策查询难、维权难等问题,提出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健全问题线索处理机制等针对性举措 [4] - 该文件为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提供框架思路,将健全目录清单制度作为突破口,要求清单含基本信息并动态调整 [4] -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覆盖可推动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我约束,各省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 [5] - 健全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的重要举措,能保障企业权益,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6] 突出标本兼治 - 《指导意见》构建预防与惩治协同的监管机制,既治理已发生的违规收费问题,又从源头和日常预防问题发生 [7] - 文件综合利用多种监管手段惩戒违规主体“治标”,推动完善体制机制“治本” [7] - 《指导意见》有全链条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3方面特点,形成全过程闭环监管,规范多发领域,强化部门协同 [8] - 文件提出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机制,对增量政策严格论证评估,对存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 [9] - 《指导意见》出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标志涉企收费改革向“制度治本”转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