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部四川方言短剧,为何能在日常溪流里掀起“巨浪”
中国青年报·2025-04-04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四川方言短剧《家里家外》以“生活流”题材刷屏全网,其无强冲突但节奏饱满,通过展现家庭关系和川渝生活特色吸引观众,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积极意义 [1][2][5] 剧情内容 - 《家里家外》讲述20世纪80年代初成都一家四口“家长里短”,单身父亲陈海清与单身妈妈蔡晓艳“闪婚”组成新家 [1] - 陈海清是“耙耳朵老公”,高智识高情商,“护妻”行为引网友评论“爱妻者风生水起” [1] - 蔡晓艳内心强大、敢爱敢恨,以真心感化继女和小姑子,在家外如女侠保护亲人 [1] - 剧中陈海清教育亲闺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蔡晓艳认为应先看“对错”,三观很正 [1] 剧集特色 - 每集时长2 - 3分钟,无惊天动地戏剧冲突,但节奏饱满,如溪流般追剧感让人想起长剧《小巷人家》 [2] - 剧集末尾配有孩子旁白,传递亲情需真心维系、家人应真心希望对方好的理念 [2] - 拍摄刻意用“中景镜头”,体现一家人关系和感情流动,让故事更有生活感、沉浸感 [3] 创作理念 - 主创未将剧本改成“穿越重生”更“爽”的风格,而是改得更“暖”,认为短剧缺感人、质朴、温暖的作品 [2][3] - 主创在意作品中有没有爱在流动,做好短剧播出后可能只有少数人喜欢的准备 [3] 地域特色 - 短剧在四川拍摄,选取成都、南充、眉山等为拍摄地,角色用四川方言说台词,破圈打动全国观众 [4] - 评论区川渝观众给其他省份观众“科普”方言成了有趣现象 [4] - 剧中锅盔、麻糖等美食轮番登场,展现川渝市井生活的幽默与温情 [4][5] 产业影响 - “微短剧赋能文旅”成为微短剧产业新期待,《家里家外》激发观众对川渝地区的兴趣 [4][5] - 蔡晓艳身上川渝女人的松弛和自信,以及姑嫂互助等情节,令观众对川渝水土心驰神往 [5] 作品意义 - 文艺作品能给予观众学会爱人、用幽默包容化解生活琐事、迎接命运考验的积极滋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