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迈入“协同进化”时代
苏州日报·2025-04-04 07:58

文章核心观点 苏州制造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崛起,通过创新联合体、龙头与中小企业协同、供需对接等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并提升制造业质效 [1][2][7] 产业规模与目标 - 到2027年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直接关联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支撑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1] - 2024年苏州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 [7] 创新联合体与技术突破 - 苏州独创“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搭台”的“创新联合体”模式,如“夸父”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仅用8个月 [3] - 绿的谐波研发的谐波减速器以0.001毫米的精度误差,打破日本企业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 [3] - 苏州科研团队正在攻克“多模态感知融合”难题 [3] 企业代表与产品 - 苏州云幕智造的“伯虎”,作为文旅使者传播江南文化 [2] - 苏州优理奇公司的“旺达”,擅长洗衣、叠衣、洗碗、做汉堡 [2] - 苏州乐聚科技的“乐乐”,能走能跑还能跳,用于工业、商业、科研教育等领域 [2] - 哈工大苏研院的“共工”,为消防救援场景开发的液压人形机器人 [2] - 苏州钧舵机器人“灵巧手”受关注,在3C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头部企业订单 [2]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 - 灵猴机器人与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共建,开放技术带动周边20余家中小企业,吴江区2024年智能机器人关联产值超300亿元 [4] - 优理奇机器人与能斯达传感器企业技术协同,完善“大厂定义场景—小厂专攻模块”协作生态 [4] - 汇川技术联合10余家本地企业成立“运动控制联盟”,帮助中小供应商技术迭代 [5] 供需对接与产业提升 - 苏州工信部门主导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放供需对接会,70余家企业攻关,提升制造业质效 [6] - 亨通集团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建设世界灯塔工厂,2025年目标增加150个机器人应用工位 [6] - 乐聚机器人依托产业基金和实训场景,18个月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2025年交付目标“突破400台” [6] - 光束汽车智能工厂对具身机器人需求大,机器人应用可节约投资、土地,提升检测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