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公布的利润分配方案展现对股东的丰厚回报和稳健财务状况,且在服务实体经济、供应链金融和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表现出色,彰显发展决心与战略定力 [1][2] 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营业收入达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 [1] - 浙商银行将向A股和H股股东每10股派息1.5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42.84亿元,分红占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达30.12% [1] 服务实体经济 - 行业下行期银行应聚焦重点领域,浙商银行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做好重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 - 自2022年初确立“深耕浙江”战略,截至2024年末,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0,20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三年增长超2,300亿元;累计服务省内重大项目82个,融资余额三年增长10倍 [2] - 浙商银行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大量中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3] 供应链金融 - 浙商银行打造“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全生态”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构建“四通一链多场景”产品体系 [4] - 截至2024年末,已在多个行业形成特色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服务超350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累计发放融资超7000亿元,服务上下游客户超7万家,普惠小微企业占比超75%,平均融资利率较年初下降 [5] - 浙商银行建立“1 + 3”信用评价体系,围绕五大标准化场景为链上企业提供线上化、纯信用融资支持,如2024年推出电费场景融资模式,截至年末业务余额突破300亿元 [5][6] - 2025年2月推出铁路运费场景融资,与国铁集团开展专属金融服务 [6] - 以“平台 + 核心”模式畅通链上信用传导,推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链上企业超3万户,平均融资利率约3.1% [7] 产业生态构建 - 浙商银行通过“数据 + 实体”模式,从资金中介向生态构建者转型,依托产业数字化平台形成企业数字画像,构建多方共赢产业生态体系 [8] - 探索发展“脱核”大数据供应链模式,整合行内外数据,挖掘超1亿条交易记录,构建超600万个企业间近2000万条交易关系网络 [8] - 与南方电网合作形成“电链通”供应链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南网供应链项目累计投放超180亿元,“南网e链”业务累计投放破百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超70%,电费场景融资业务累计投放超28亿元 [9] 创新举措 - 浙商银行不断升级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模式,通过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四大创新举措,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10][11]
深耕供应链金融 浙商银行引领链式生态金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