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造”如何再拓海外市场

核心观点 - 成都通过"蓉品出海"行动组织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重点布局中亚 东南亚 欧洲等地区 推动"成都造"产品和技术出海 [1][2][3] - 企业出海模式从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赋能 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 [3] - 政策支持降低企业出海成本 包括参展补贴和组团拓市场资金支持 已促成75亿元采购协议 [4] 市场拓展方向 - 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电力巡检 产品定制 建材等领域 依托地理邻近性缩短运输周期 利用高效率通关和低关税政策优势 [1][2] - 德国北威州:吸引新能源 智能网联产业 已落户近1200家中企 氢能产业与成都"绿氢之都"战略高度契合 拥有大型氢气加注中心和绿色氢气储存工厂 [2] - 丹麦市场:能源转型指数全球第二 聚焦清洁能源 生物医药 食品饮料领域合作 [2] 企业出海成效 - 天味食品通过智慧工厂建设 外贸出口额去年同比增长近50% 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0% [3] - 成都累计培育283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76家企业在4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市场 [3] - 经信局已组织127家企业赴10余个国家拓市场 与35家国外企业机构签订采购协议 金额达75亿元 [4] 技术升级举措 - 企业通过"智改数转"突破贸易壁垒 实施分级分类促转行动提升出海质量 [3] - 组织企业赴德国海尔布隆AI创新园考察 探访欧洲最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联盟 举办智能制造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3] 政策支持体系 - 按地区划分给予组团出海企业资金支持 实现订单签约企业最高可获得3.75万元定额支持 [4] - 对参加境外会展企业按展位费90%给予补贴 品牌出海企业最高支持金额达50万元 [4] - 发布2025政策机会清单 涵盖国际市场拓展和口岸通道支撑保障等方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