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政策引发美债“地震” 美元资产遭市场重新定价
证券时报·2025-04-11 02:12

市场事件与政策应对 - 美国政府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在此期间保留10%的基准关税 [1][2] - 关税暂缓政策出台后,美股市场于4月9日出现报复性大幅反弹,标普指数上涨9.5%,创下自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3] - 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未消除,美股在4月10日开盘再现低迷行情,市场波动性预计将大幅上升 [1][4]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国债遭遇历史性抛售,4月8日所有期限债券收益率在交易期间上升至少20个基点,30年期债券收益率尾盘上涨近23个基点,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 - 抛售潮持续,4月9日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行25个基点涨幅超5%,10年期收益率盘中突破4.5%关口,创1981年以来最大单日波动纪录 [3] - 此轮抛售的前兆是国债拍卖遇冷,4月7日美国财政部58亿美元3年期国债拍卖创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2] 潜在风险与市场观点 - 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可能积累了1万亿至1.5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现货持仓,贸易摩擦带来的波动可能促使该交易快速去化,导致大量美债被抛售并引发流动性紧缩 [5] - 若5月至6月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导致美债发行量增加,可能进一步吸收流动性,加剧“股债汇三杀”的系统性风险 [6]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担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全篇21处提及“不确定性”,并强调关税可能引发更持久的通胀,迫使在就业和通胀之间做出艰难取舍 [4] 宏观与结构性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正成为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催化剂,可能推动资本流出美国、抛售美元资产,转而选择黄金等更稳定的资产 [7] - 本轮关税博弈意味着一轮全球新秩序和规则的重塑,市场正在为这种不确定性定价,部分持有国减持美债的速度近年不断加快 [7] -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可能性上升,叠加政策不确定性,更多资金在加快去杠杆化,可能进一步冲击市场流动性并挤压美元信用体系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