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调整一举多赢
证券时报·2025-04-11 02:12

监管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4月8日印发通知,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旨在优化比例监管政策并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1] - 政策简化了档位标准,并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上调5%,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1] - 政策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并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1] 保险资金现状与规模 -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特点,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1] - 截至2024年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配置占比约为20%[1] - 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末股票持仓占总投资比重为7.82%[1] 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 - 监管松绑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2] - 金融监管总局已启动两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批复金额达1120亿元,此次比例上调预计可带来约1.6万亿元的增量资金[2] - 政策有助于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发挥保险资金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优势[3] 对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服务 - 政策鼓励保险资金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3] - 明确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为30%,有助于鼓励其对科技、大数据、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股权投资[3] - 此举体现了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将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3] 对保险行业投资策略的优化 - 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对提升保险资金收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 - 上调比例上限和简化档位标准有助于保险机构发挥投资能动性,把握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机遇[3] - 多家主要保险机构已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发挥长期投资优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