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欧菲光凭借华为、小米等手机订单增加摆脱苹果订单阴霾,但国产手机厂商内卷压缩供应商利润;公司虽营收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佳,业务存在产品结构失衡、汽车业务竞争激烈且规模不足、新领域未形成规模造血能力等问题 [1][2][7] 安卓链产品结构失衡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4.37亿元,同比上升21.19%,归母净利润5838.18万元,同比下降24.09%,扣非净利润亏幅大幅收窄95.66%至1272.11万元;2020 - 2024年连续5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累计净亏损超99亿元 [2] - 20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83.50亿、228.44亿、148.27亿、168.63亿、204.3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6.97%、 - 52.75%、 - 35.09%、13.73%、2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9.45亿、 - 26.25亿、 - 51.82亿、0.77亿、0.5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481.39%、 - 34.99%、 - 97.43%、101.48%、 - 24.09% [2]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至12.4亿台,公司凭借规模化效应摊薄生产成本 [2] - 2024年智能手机产品营收161.92亿元,大幅提升32.15%,占总营收比重从72.66%提至79.23%,毛利率上升近3个百分点至11.44% [3] - 分行业看,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营业收入204.37亿元,营业成本180.67亿元,毛利率11.60%,营收同比增21.19% [4] - 分产品看,智能手机产品营收161.92亿元,营业成本143.39亿元,毛利率11.44%,营收同比增32.15%;智能汽车产品营收24亿元,营业成本21.91亿元,毛利率8.70%,营收同比增25.73%;新领域产品营收17.49亿元,营业成本14.52亿元,毛利率16.98%,营收同比降27.37%;其他业务收入9643.04万元,营业成本8502.97万元,毛利率11.82%,营收同比降67.18% [4] - 分地区看,国内销售营业收入177.79亿元,营业成本158.57亿元,毛利率10.81%,营收同比增20.15%;国外销售营业收入26.58亿元,营业成本22.10亿元,毛利率16.85%,营收同比增28.67% [4] - 公司主要客户变为国产手机厂商,未摆脱大客户依赖症;华为仅能替代部分高端摄像头模组市场份额,其他安卓厂商订单多为中低端产品,毛利率低,且高端产品产能释放不足造成资源浪费 [4] - 在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环境下,该问题几乎无解,因华为等大厂重视供应商风险规避,不会把超50%订单给同一家供应商 [5] 汽车更卷,新领域规模不足 - 智能汽车业务是公司寻找新增长极的首选项,但该行业价格内卷比手机更激烈 [6]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渗透率40.9% [6] - 2024年公司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同比增25.73%至2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与上年持平,但营业成本增速远超营收,毛利率大幅下滑超6个百分点至8.7% [7] - 汽车业务规模不足和超低利润率是决定公司现阶段及未来几年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 [7] - 新领域业务(VR/AR、智能门锁等)毛利率相对较高,但未形成规模造血能力;2024年营收同比降23.37%至17.4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14.28%骤降至8.56% [7]
倔强地活着:离开“果链”第四年,欧菲光扣非大幅减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