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网友质疑某短剧利用AI技术将女演员脸换为迪丽热巴的脸,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行业人士抵制此类行为,律师称若属实涉事方或触法律红线,AI换脸技术在影视领域的滥用需多维度约束 [1][6][9][10] 事件概述 - 网友刷短剧时发现女演员脸疑似AI换脸迪丽热巴,录屏发至社交平台引发关注,4月11日短剧疑似AI换脸热巴登上热搜 [6] - 记者通过网友录屏剪辑片段看到女演员面容复刻迪丽热巴,嘴型抖动、不同角度特写面部有差异,网友认为是AI换脸,但暂无官方声明证实 [6] - 短剧被多家“剧场”播出,部分剧场已下架该剧或删除涉事一集,剧场称从版权方拿来未改动,不清楚是否使用AI换脸 [3][7] - 记者采访迪丽热巴方面未获回复,近期还出现多个疑似明星相关AI合成技术滥用情况,如特效师换脸杨洋被封号 [4][7] 行业影响 -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用户数量达6.62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9] - 行业竞争加剧,“短剧疑似AI换脸热巴”事件暴露有人借助AI技术扰乱影视行业,影响短剧市场发展,需从源头调整规范 [9] - 有不错的演员想出演短剧,行业应多给新人机会,抵制未经授权使用AI换脸技术“植入”明星脸的行为 [9] 法律风险 - 若短剧AI换脸迪丽热巴属实且未经授权,涉事方至少存在侵犯隐私权、构成不正当竞争及广告欺诈两项违法风险 [10] - 从影视剧市场和行业角度,会引发观众质疑反感、降低行业诚信度,可能造成行业间互相模仿、加剧技术滥用 [10] - 制作方、技术提供方、播出平台等需承担相关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如赔偿经济损失等,行政责任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或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10] 约束建议 - AI换脸黑灰产处花1280元可买明星脸,低成本诱惑造成技术滥用,会引起行业恶性竞争、挤压优质作品生存空间 [13] - AI换脸技术在影视领域的滥用需通过法律、行业规范和技术伦理多维度约束,短期强化内容审核与侵权追责,长期推动技术透明化与宣传普及 [13]
短剧演员“偷走”迪丽热巴的脸?行业人士:扰乱市场,抵制“偷奸耍滑”
每日经济新闻·2025-04-12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