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经济身份证”作用
经济日报·2025-04-12 11:02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 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金融领域为例,我国已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 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报告已成为全面反 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 性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久久为功,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深走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信用基础。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覆盖面不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信用修复机制有待完善、 数据孤岛等问题。如何加强信用数据安全保护,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题。 上海明确推动信用监管制度创新,天津提出推动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湖南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 新型监管机制……近期,各地陆续发布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对今年信用工作作出部署。 以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为指引,各地正谋划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