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呼吸道过敏展开,介绍过敏与基因、环境因素的关系,阐述呼吸道过敏症状的升级转移、发展为哮喘的情况,并给出防治建议 [1][2][3][5] 过敏与基因、环境因素的关系 - 过敏和基因关系密切,容易过敏的人往往携带易感基因或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遗传基因,父母过敏史会增加子女过敏风险,父母双方都过敏,子女患过敏风险高达50%-60%,父母双方无过敏史,子女因个体基因突变仍有10%-20%过敏可能性 [1] - 环境因素不容忽视,今年花粉过敏症状更严重可能与气温偏高、大风天气多、花粉浓度高有关 [2] 呼吸道过敏症状的升级或转移 - 过敏症状可能从眼睛、鼻子蔓延到嗓子、气管,甚至诱发过敏性哮喘,有过敏症状的人要重视症状变化,及时就诊 [2] 呼吸道过敏发展为哮喘的情况 - 花粉过敏有可能发展成哮喘,呼吸道过敏从鼻子开始向下发展可能引发哮喘,哮喘表现因严重程度而异,遗传因素会增加患哮喘风险 [3] - 过敏性鼻炎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哮喘,哮喘不规范治疗会使住院、急诊和死亡风险大幅上升 [3] 呼吸道过敏的防治建议 - 首要任务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不同人过敏原不同,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可在医院检测,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要减少出门,出门做好防护 [5] - 规范治疗很重要,症状较轻患者可口服抗过敏药,有局部问题可加用鼻喷剂、眼药水,过敏性哮喘患者需使用吸入式激素等规范治疗 [5] - 条件允许可尝试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一对一特异性免疫治疗,但时间长,国内蒿草花粉和尘螨舌下脱敏液可居家治疗,只对约50%的人有效 [5] - 还有抗IgE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只有中重度过敏性哮喘靶向治疗药物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单纯过敏性鼻炎伴过敏性结膜炎等需自费使用 [6] - 定期复诊不可忽视,过敏病情会波动,患者要定期复诊让医生调整方案 [6] - 换个花粉浓度低的地方生活或许能缓解症状,但过敏体质的人到新地方久了可能又会过敏 [6] - 出门前关注花粉浓度,浓度高时少外出,外出做好防护,可在每年立春前备药或遵医嘱提前用药减轻花粉季过敏症状 [6]
从不停打喷嚏到过敏性哮喘有多远
中国青年报·2025-04-12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