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隐痛难言:为何年轻却被痛风“围困”
中国青年报·2025-04-13 07:12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饮食条件改善和生活节奏加快,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正侵袭年轻群体,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文章揭示了背后的成因、误区和疗法,强调控酸是持久战,同时指出痛风给年轻人带来心理负担,呼吁加强预防、科普和教育工作 [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现状 - 高尿酸血症前期无症状,具有隐匿性,尿酸水平偏高的年轻人增多,体检筛查是发现高尿酸血症的主要途径,也有患者因疼痛突袭确诊 [2] - 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关系密切,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成痛风,痛风尤其高发于男性,男女发生率比例约为4:1 [1][3] 痛风成因 - 痛风本质是代谢紊乱,人体内嘌呤分解成尿酸,嘌呤来源有内源性储存和外源性食物摄入,饮食是年轻人痛风发作的最主要因素,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饮料、酒精等是重要诱因 [4][5] - 生活节奏紊乱、遗传因素、肥胖以及慢性疾病等也是影响尿酸水平、诱发痛风的因素 [6] 痛风危害 - 痛风带来的身体损伤不可逆,长期不控制会影响机体元气,可能导致关节损坏、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病等疾病或脏器损伤 [7] 痛风治疗与控制 - 高尿酸是慢性病,临床强调“可控”,遵循“双达标”标准,即疼痛症状不复发且尿酸水平达标 [8] - 治疗痛风要“精准施策”,尿酸平稳下降更重要,控制饮食要科学平衡,患者应在专科大夫指导下进行 [9] - 许多患者缺乏定期复查意识,存在间歇期健康幻觉,确诊痛风后应每月检查一次,监测尿酸水平和尿酸盐沉积情况 [10] - 尿酸高于540μmol/L即便无痛风症状也需药物治疗,低于此值且无症状则改善生活方式即可 [10] 痛风预防 - 预防痛风年轻化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和高糖饮料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摄入,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 [10][11] 痛风带来的心理问题 - 痛风影响年轻一代的健康与自信,患者存在“病耻感”,就诊复查、参与社交和坦白病情的心理负担加重,社会对痛风存在偏见 [12] 痛风科普与教育 - 痛风的预防、科普和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公众对痛风的认知远不及糖尿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预防和教育能力也很重要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