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经济日报·2025-04-13 09:02

杭州"六小龙"与民营企业创新 - 杭州"六小龙"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的代表 [1] - 民营企业从早期的市场探索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正加快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1] 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 -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在"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正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 [3] 典型案例:微纳星空 - 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商业卫星研制的民营科技企业,8年时间成功发射25颗卫星 [2] - 卫星重量从最初的10公斤级提升至1000公斤级,核心载荷和关键部组件全面实现自研 [2] - 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课题,已完成卫星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 [3] - 具备全栈式能力,拥有2吨级别商业卫星制造能力,取得商业航天领域"三证齐全"资质突破 [4] 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 商业卫星领域技术壁垒高,民营企业早期面临资金链、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等困难 [4] - 高成本、资源缺口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困境 [4] 协同创新生态构建 - 北京市海淀区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设立星辰未来空间研究院和商业航天创新中心 [4] - 建议政府为初创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支持,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4]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39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41.88% [6] - 平均研发强度为3.58%,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 [6] - 沃飞长空在eVTOL领域布局350余件专利,完成全球第二、国内首个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 [6] 未来发展方向 - 民营企业应坚持"创"为根本、"链"为关键、"制"为保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创新 [7] - 孵化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的未来产业,确保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