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不香了?
新浪财经·2025-04-13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预制菜行业曾被资本捧上万亿风口,但如今发展遇冷,面临投融资减少、企业市值和净利润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在添加剂焦虑和消费者对“锅气”的执念下,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5][8][22] 行业现状 - 2025年前三个月预制菜投融资事件寥寥,难见头部企业和知名VC下注 [5] - 2024年行业经历“速冻”,年初“槽头肉”事件打击消费者信任,“预制菜进校园”引发争议,教育部定调不宜推广 [8] - 2024年截至12月中融资事件骤降至两位数以内,年底A股44家预制菜概念股总市值较年初蒸发近750亿元 [9] 企业表现 - 安井食品市值从2021年约680亿元跌去450亿,净利润逐年走低 [5] - 味知香营收净利双杀、加盟商跑路,千味央厨净利润同比暴跌超四成,惠发食品、海欣食品净利润同比跌幅分别超320%和700% [13] 市场需求 - 餐饮B端,消费者不满吃到预制菜,部分餐厅宣布拒绝或减少预制菜,但完全杜绝半成品预制对连锁品牌难实现 [13][14][18] - 家庭C端在特定场景有需求,年夜饭销售额保持增长,但消费者满意度不乐观,超六成是“现炒党”,总体满意度仅52%,“安全”满意度垫底 [18] 行业争议 - 工业化逻辑与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健康焦虑碰撞,预制菜失去“锅气”,口感差,添加剂问题频发 [19] - 餐厅和超市预制菜信息不透明,消费者知情权被剥夺,将其与“欺骗”“猫腻”画等号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