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证券行业150家券商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均创近三年新高,国际业务成为头部券商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1] - 中资券商国际化发展核心路径为"立足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香港市场2024年服务64家企业登陆港交所融资863.8亿港元占全市场98.4% [3] - 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2.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3.4%,显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 [4] 头部券商业绩 - 华泰国际2024年营收200.63亿港元(同比+40.61%),净利润71.65亿港元(同比+259%)居行业榜首 [2] - 中信证券国际营收22.63亿美元(同比+41.2%),净利润5.3亿美元(同比+115.55%) [2] - 国泰君安金融控股营收78.34亿港元(同比+46.13%),净利润14.23亿港元(同比+113.98%) [2] - 中金国际完成跨境及海外项目交易规模超9000亿元,国际业务收入占比34.58% [6] 业务布局特点 - 头部券商通过收购本地机构、高投入打造海外团队形成跨境投行优势,中小券商采用联合承销实现牌照业务海外落地 [6] - 业务多元化趋势显著,从单一投行向衍生品、财富管理延伸,华泰证券构建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6][8] - 中资券商2024年服务港股通交易金额11.2万亿港元(同比+64.9%),"跨境理财通"2.0促进全球资产配置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国际化战略聚焦三大需求:跨境融资(境外IPO/发债)、跨境财务顾问(并购/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服务 [4] - 差异化竞争格局显现,头部券商建立欧美/东南亚/中东枢纽,中小券商深耕香港细分市场 [6][8] - 人才布局成为共同重点,通过专业化团队建设、境内外人才协同、系统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7] 未来趋势 - 2025年国际化进入"深水区",需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如挂钩中国资产的ETF、海外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 [8] - 国际化发展需平衡短期成效与长期质量,实现风险可控的安全发展 [10]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部分中小券商加速剥离境外低效资产,头部机构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6]
金融深一度 | 券商国际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在分化与博弈中构建全球竞争力
证券日报·2025-04-14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