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一周科技观察)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在盾构机、电子信息等多领域取得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且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未来有望不惧“卡脖子”挑战 [1][2][3] 分组1:国产盾构机发展情况 - 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下线,将用于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1] - 国产盾构机突破“卡脖子”技术,智能化制造水平领先,全球每10台盾构机有7台“中国造” [1] - 市场需求牵引和产业链协同攻关是国产盾构机跨越发展的重要原因,自主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1] 分组2:电子信息领域进展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亮相,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可满足多种计算需求 [1] - 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材料到芯片设计再到构建自主生态的持续突破离不开市场支持与培育 [1] 分组3:其他科技领域自主创新成果 - 宝鸡中车时代自主研发的钢轨探伤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哈电集团动装公司实现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屏蔽主泵的自主化研制 [2] - 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运行十亿级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参数量减少76%时训练效果提升8.4%,为破解大模型“算力焦虑”开辟新路径 [2] -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与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标志可控核聚变研究进入燃烧实验阶段 [2] 分组4:超大规模市场对创新的作用 -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底气 [3] - 中国当前有409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万亿美元,占全球近三成,数量居全球第二 [3] - 扩大国内需求将为创新创造更大空间,发挥市场需求牵引作用可应对“卡脖子”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