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华翔亏损9亿"割肉"欧洲业务 曾14.7亿接盘大股东资产后者净赚10亿
欧洲业务剥离交易 - 公司拟以1欧元出售德国、罗马尼亚和英国的6家控股子公司100%股权 预计导致2025年净利润一次性减少9-10亿元[1] - 交易需承担约2.11亿元担保债务解除成本 买方仅承诺最高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900万元)补偿 实际损失可能扩大[1] - 欧洲业务自2014年起累计亏损超10亿元 2023年及2024年分别亏损2.43亿和3.85亿元 净资产已跌至-3.38亿元[1] 历史并购与业务表现 - 2012-2013年通过1870万欧元收购德国Sellner和3420万欧元收购HIB等多笔交易布局欧洲市场[1] - 欧洲业务长期拖累公司资金和业绩 2024年半年报显示宁波劳伦斯商誉账面价值仍超7亿元 存在潜在减值压力[2] - 2024年全年营收260.63亿元同比增长11.94% 但归母净利润9.09亿元同比下降11.83% 海外业务亏损严重拖累整体利润[2] 关联交易与治理问题 - 2020年公司放弃宁波诗兰姆及海外诗兰姆优先购买权 由大股东宁波峰梅以4.5亿元购得 2024年又以14.725亿元回购[2] - 四年间大股东通过交易赚取约10亿元差价 日本诗兰姆和韩国诗兰姆2023年净利润合计仅836万元 核心盈利依赖宁波诗兰姆[2] - 市场质疑存在向大股东利益输送 反映战略重心频繁调整和全球化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2] 战略调整与未来展望 - 公司称剥离欧洲业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业绩稳定性和长期投资价值[1] - 未来需观察能否依托诗兰姆的新能源红利实现转型 取决于整合能力与行业周期风险的平衡[4] - 暴露跨境并购战略失误与内部治理漏洞 需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和强化独立性监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