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特饮IPO:跟跑30年逆袭中国第一,能否反攻东南亚红牛大本营?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东鹏饮料依托高性价比错位竞争与深度分销网络实现市场份额攀升,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谋求A+H两地上市,计划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扩张,重点拓展东南亚,但在红牛“大本营”复制中国市场成功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1] 长跑30年,从跟随到反超 - 1995年华彬集团引入泰国红牛,开启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红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近90%市场份额 [2] - 2003年林木勤收购老东鹏饮料全部股权,开启民营化征程,模仿红牛推出东鹏特饮,在市场定位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低于红牛50%的定价瞄准下沉市场 [2] - 2013年东鹏饮料捡起红牛原来广告词并请谢霆锋代言 [3] - 2016年红牛陷入纠纷,国产品牌迎来逆袭窗口期,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量占比达43.02%,反超红牛成第一,但按销售额排名仍居第二 [3] - 中国下沉市场消费升级,东鹏饮料覆盖全国近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2023年三线以下城市功能饮料消费增速达12%高于一线城市 [4] - 2024年东鹏特饮实现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 [5] 募资反攻,条件成熟与否? - 东鹏特饮此次IPO募集资金30%用于品牌升级,25%用于海外市场拓展,重点是东南亚市场 [7] - 东鹏特饮在国内积累了深厚底蕴,成熟生产体系、高效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为东南亚扩张提供保障,已在越南、印尼设子公司并针对当地摩托车族推出200ml迷你装 [7] - 红牛在东南亚市场是巨擘,品牌深入人心且销售渠道广泛完善,东鹏特饮夺食会遭其强力防守 [8] - 东南亚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竞品可能效仿东鹏特饮跟随策略并优化 [8] - 东鹏特饮创新基因不足,长期依赖跟随策略,在东南亚市场难建立超越红牛的品牌形象 [8] - 东鹏特饮借助IPO募资进军东南亚市场,虽有优势和机遇,但挑战艰巨,能否复制国内成功尚需检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