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业绩亮眼引外资机构频频注目
证券时报·2025-04-15 02:43
资本市场与新质生产力 - 资本市场具有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能为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科技企业带来源头活水[1] - 截至4月14日,A股有147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272家盈利,具有创新研发属性的硬科技企业业绩亮眼[1] - 外资机构纷纷看好科技企业后市,中国的创新投入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带来巨大投资机会[1] 科技行业业绩表现 - 电子行业(申万一级)已有24家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23家公司预期业绩向好,预喜率高达96%[1] - 和林微纳预计一季度净利润达到27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客户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2] - 泰凌微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创下一季度数据的历史新高[2] 产业发展环境与优势 - 科技产业发展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期关税冲突级别提升的背景下,对冲政策储备足、空间大[2] - 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革命浪潮中处于领先水平,中国股市相对平稳,经济所处周期位置有利[2] - 科技和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动能,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中国资产成为资金新选择[2] 国际机构观点 - 德意志银行称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3] - 高盛预计若中国在基础技术自主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科技企业盈利有望提升[3] - 路博迈基金指出中国正处于科技转型期,新质生产力仍是政策重点,中长期看好中国科技股后市表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