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快评丨才闻战鼓催征 又见沙场点兵!京东美团互攻腹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15 15:17

文章核心观点 - 京东与美团对决升级,是对即时零售市场的长远争夺,双方战略动作形成对攻态势,且各有优劣势,同时行业发展迅速,还有其他参与者加入竞争 [1][8][11] 双方竞争动作 美团 - 4月15日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定位24小时服务购物平台,主打“30分钟送达”,宣传视频内涵京东 [1] - 拆分闪购为独立品牌,以“30分钟VS次日达”对比营销,将高频即时配送能力延伸到京东优势品类,剑指“30分钟好货到手”的“下一代购物方式” [8] 京东 - 今年2月上线外卖业务,走“品质外卖”路线,招揽商家免佣,给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反攻美团餐饮外卖腹地,意在吸引优质用户并实现生态协同 [8] - 京东黑板报发文称秒送业务发展迅速,本季度计划新增超5万名全职外卖员并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费用,品质外卖日订单量突破500万单,GMV超越“幽灵外卖”千万单量,自营秒送“快于30分钟”,覆盖10万 + 品牌线下店,涵盖多品类,主打“自营品质 + 秒送服务” [4] 双方优劣势 美团 - 优势是依托700多万骑手构建分布式运力网络,将餐饮配送调度能力复用,高频打低频,满足外卖群体对其他品类需求,提升送达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9] - 短板是供应链控制力弱,依靠第三方商家供货,3C数码领域与京东供应链基础差距大,家电售后体系待搭建,安装调试服务待提升 [9] 京东 - 优势是供应链和品控能力强,售后服务和响应速度处于行业头部水平,秒送业务的自营仓库和超10万家品牌合作店形成供应链壁垒,配送能力得到改善,平均配送时间“快于30分钟” [9] - 弱项是外卖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需攻克中小餐饮生态,末端配送能力需提升,商家和用户数量整体不够,需增加高频场景创造和保障履约能力 [10] 行业发展情况 - 效率成为消费者下单关键因素,消费行为从“计划性储备”向“即时性满足”变革,即时零售从应急场景向日常消费场景渗透 [11]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的4.2%,比同期网络零售增速高出17.89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 [11] 其他参与者 - 淘宝发力即时零售,首页新增“小时达”一级入口;抖音提供即时配送服务,在部分城市推出“小时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