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消费金融:业绩高速增长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风险与质疑?
搜狐财经·2025-04-16 00:52
文章核心观点 海尔消费金融业绩增长背后存在诸多风险与质疑,若不及时纠偏,将在信任危机中付出代价 [1][9] 消费者投诉情况 - 截至2025年初,黑猫投诉平台上海尔消金累计投诉量超1.2万条,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居前列 [3] - 投诉内容集中于暴力催收、高利贷争议、不人性化政策、信息误导 [3] 真实案例 - 消费者因最后一期还款晚付几天,遭遇电话轰炸、短信群发、亲友被骚扰 [5] - 2025年2月,一名中度抑郁症消费者称催收使其产生轻生念头 [5] - 部分催收人员冒充法院工作人员,发出恐吓信息、共享定位、口头威胁 [5] 高利息与隐性成本 - 裁判文书显示,海尔消金借款年利率高达35.9985%,逾期每日上浮50%计息并收滞纳金 [6] - 债权转让后,第三方机构额外收费加重消费者负担 [6] - 消费者提前结清需额外缴纳手续费,条款透明度低、合规性存疑 [6] “被执行人”乌龙风波 - 2025年3月,衡水中院误将海尔消金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49亿元,次日纠正但已传播 [7] 企业经营情况 - 海尔集团控股49%,资产规模从2021年的155.8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超262亿元,净利润达3.65亿元 [7] - 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的2.06%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38%,超行业平均水平2.22% [7] 监管新规影响 - 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主发起人持股不低于50% [8] - 海尔消金注册资本增至20.9亿元,海尔集团持股提至49%,仍未达标,或面临监管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