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人民币汇率受中美贸易战和美联储政策双重压力下跌,对行业和公司产生多方面影响,短期面临阵痛,长期或成产业升级转折点 [1][4][12] 汇率下跌现状 - 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达125%,人民币承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压力 [1] - 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3元关口并持续下探,距2007年12月历史低点仅一步之遥 [1] 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进口成本 - 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使我国进口成本增加,汇率每贬值1%,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成本增加0.8 - 1.2% [4] - 202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3%,贬值致能源类企业采购成本同比激增15%,压缩石化、航空等行业利润空间 [4] - 芯片、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进口价格随汇率下跌同步上涨,中芯国际等企业2024年技术设备采购成本增加12%,削弱产业链升级动能 [4] 输入性通胀 - 货币贬值使食品和消费品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3%,牛肉、奶粉等民生商品涨幅高达9.8% [5] - 2024年我国CPI同比涨幅攀升至3.5%,超出央行设定的3%警戒线,迫使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与“控通胀”间艰难平衡 [6] 债务问题 -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使有外债的企业或地方需支付更多人民币,截至2024年末,我国企业外债余额达2.8万亿美元,贬值5%债务偿付成本增加1400亿美元 [8][9] - 房地产企业受货币贬值影响严重,碧桂园、万科等头部房企美元债利息支出占比从12%跃升至19%,债务到期压力增大 [9] 资金外溢 - 人民币贬值引发资金外溢风险,去年我国外资创纪录下滑,货币贬值使外资难以进入且国内资金有外流风险 [10] - 美联储利率高达5%,美国国债收益率稳健,叠加人民币贬值加大资金外溢风险 [10] 出口 - 理论上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出口,但低价竞争可能导致产业升级受阻 [11] - 2024年我国纺织、低端制造等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增速从21%放缓至13% [11] - 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28.7%,出现向“低端锁定”回流迹象 [11] - 去年外资研发中心撤离数量同比增长37%,宝马、特斯拉等企业将亚太研发预算的15%转投东南亚 [11] 应对策略与展望 - 短期7.35关口争夺战考验政策制定者平衡智慧,长期需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环节、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体系、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增强经济抗冲击能力 [11] - 历史上重大汇率调整伴随产业结构升级,此次汇率低谷或成中国突破中等技术陷阱、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历史转折点 [12]
17年来最危险时刻!人民币汇率跌至08年来最低
搜狐财经·2025-04-16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