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正海生物2024年业绩受集采政策冲击表现不佳,但成本管控能力较强且有新产品布局,短期需承受业绩压力,长期创新产品或重塑成长逻辑 [1][2][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63亿元,同比降12.19%;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滑29.49%;扣非净利润1.13亿元,降幅达32.59%,为近五年之最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营收同比降17.83%,二季度降幅收窄至6.1%,下半年改善但未扭转全年下滑 [1] 集采影响 - 核心产品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受集采冲击,硬脑膜补片六省联盟集采价格降83.46%,口腔修复膜毛利率下滑2.73个百分点 [1] - 集采压缩产品价格空间、改变市场结构,“以价换量”效果未充分显现,公司需调整渠道策略 [2] 亮点表现 - 全年毛利率保持在86%以上,同比仅降3.96个百分点,净利率43.45%,虽同比降11.2%但高于行业平均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7.77%,但全年正向流入,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6亿元,分红融资比达2.29 [2] 存在问题 - 过度依赖两大传统产品,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未显著提升,在研项目短期难贡献收入,抗风险能力弱 [3] 新产品布局 - 2024年初上市的“海昱”活性生物骨是国内首个含rhBMP - 2的骨填充材料,已完成全国大部分省份挂网并进入部分医院销售体系 [3]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2025年提交注册,乳房补片等管线产品受关注 [4] 战略调整 - 通过优化供应链、压缩销售费用维持盈利水平,如硬脑膜补片毛利率仅降0.53个百分点 [4] 应对市场变化 - 2025年传统产品集采范围或扩大,公司需加速新产品市场渗透弥补传统业务缺口 [5] - 推出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结合高比例分红政策释放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5]
正海生物2024年报:业绩“双降”寒冬下,新产品能否成破局“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