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核心观点 - 在美国出口管制与关税不断加码背景下,国产科学仪器面临供应链、技术“双脱钩”局面,倒逼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升级,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细分龙头将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建议关注电子测量仪细分领域国产龙头 [1] 事件 - 近期美国对我国科学仪器进行出口管制,1月对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对华出口管制,2024年我国进口理化分析仪器80.05亿美元,美国进口占比23.4%;进口电子测量仪器36.36亿美元,美国进口占比16.3%,出口管制与关税加征将倒逼行业迅速发展 [1] 行业现状 - 2023年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市场规模分别达380/378亿元,但国产化率尚低,替代空间广阔 [2] - 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从2011年的32.2%上升到2023年的44.6%,但高端机型国产化率较低,2023年国产质谱仪销售份额仅为11.2% [2] - 综合统计普源精电、鼎阳科技、优利德2024年营收数据,国产头部电子测量仪公司销售规模仅为进口规模的5.5%,高精度科学仪器国产自主可控升级势在必行 [2] 头部厂商情况 - 分析仪器领域,聚光科技、皖仪科技拥有质谱、色谱、光谱核心技术平台,在能源、制造、医药行业渗透率逐步提升 [3] - 电子测量仪器领域,普源精电高速数字示波器搭载自研软件解决“卡脖子”问题;鼎阳科技射频微波新品进入世界前列,带动2025年1 - 2月订单同比增长30%;优利德直流电阻测试仪精度行业领先,为自动化贴片产线提供国产检测方案;坤恒顺维无线信道仿真仪达国际先进水平 [3] 供应链情况 - 芯片为电子测量仪核心零部件,BOM成本占35% - 45%,国产ADC、DAC、FPGA芯片迭代升级将为国产厂商冲击中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