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订支付价比展示价格多近三成,谁隐藏了Agoda的服务费和税费

价格显示差异 - Agoda App在酒店预订过程中存在显著价格差异,消费者在东京帝国饭店预订时,房型页面显示2509元/晚,但最终结算价为3234元/晚,价差高达29% [1][3] - 价差主要由15%的服务费和10%的税费构成,这些费用仅在结算页面以小字标注,前期搜索和房型选择页面未明确显示 [1][6] - 国内主流OTA平台如携程、去哪儿、飞猪均采用"含税一口价"的显示方式,价格标注更透明 [8][10] 消费者体验问题 - 消费者反映Agoda的价格显示方式不透明,容易在比价过程中产生误导,影响预算规划 [1][2] - 同一消费者在Agoda的不同渠道(App、小程序、官网)可能看到不同的价格显示方式,存在随机性 [12] - 消费者需要手动在App设置中将"货币与价格显示"调整为含税价才能看到完整价格,但这一功能未被明确提示 [12] 行业对比 - 国内OTA平台在搜索页面和房型选择页面均明确标注"含税/费",价格显示方式统一 [10] - Booking中文版App虽未直接标注"含税",但会在价格下方提示"可能需支付额外费用",透明度优于Agoda [14][15] - 国际酒店品牌通常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和员工工资等因素收取服务费,这一做法在海外市场较为普遍 [6] 本土化服务挑战 - Agoda的服务模式与中国消费者习惯存在错位,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一开始就看到含税总价 [13] - 外资OTA若想在中国市场拓展,需在价格展示等细节上更精准对接中国用户需求 [16] - 行业专家建议外资OTA应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行为习惯,针对性改进本土化服务模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