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保预付规模破700亿元
中国经营报·2025-04-19 20:20
文章核心观点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为患者、医疗机构及医疗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国家医保局推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将持续推进以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1][2][3]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 - 2024年国家统一和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支持安全地区年初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资金 [1] - 2025年一季度预付总规模723亿元,破解医院垫资难题,助力公立医院发展 [1]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背景 - 过去医保基金多采用“后付制”,医院垫付资金压力大,患者报销手续繁琐、周期长 [1] - 医院回款延迟传导至医药企业,形成“三角债”,制约医保与商保协同效应 [2]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举措 - 国家医保局以即时结算为核心推动“快给钱、快赋能”,促进“三医”协同发展 [2] - 2025年1月印发《通知》,构建改革蓝图,要求2025年80%统筹地区、2026年全国全面覆盖 [2]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成效 - 截至2025年3月底,24个省份实施,覆盖24.67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1657亿元 [2] - 安徽省创新机制,拨付时限从60天左右压缩至1天;山东省滨州市最快当日拨付 [3] - 增加医疗机构现金流,推动医院对药企回款,提升医药行业资金周转效率 [3] - 患者就医无需垫付大量费用,减少报销时间和精力 [3]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未来规划 - 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改革,惠及更多机构,提升就医体验,改善行业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