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向 - 欧洲央行在4月利率决议上决定放宽利率限制性,将存款机制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2.25%,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降至2.4%和2.65%,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的第七次降息 [1] - 与欧洲央行不同,美联储在1月和3月的会议上均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区间不变,并保持观望态度,市场认为其自2024年9月起连续三次降息的周期已经结束 [1]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利率朝着更低方向行进是明确的",利率决议声明删除了"限制性"一词,表明其不想关闭进一步降息的大门 [5][6] 欧元区通胀与经济状况 - 欧元区通胀出现明显放缓趋势,3月CPI同比上涨2.4%,与核心CPI一起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CPI从2月的3.7%下降至3.4%,创三年最低水平,增强了欧洲央行对通胀接近2%政策目标的信心 [2] - 去年欧元区GDP增速仅为0.1%,德国与法国经济表现疲软,欧元区制造业PMI自2022年年中以来持续低于50,3月为48.6,服务业PMI在2月降至50.6的三个月低点,零售销售连续四个月下滑 [3]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刺激通胀暂时上升并对欧元区经济形成进一步扰动,欧洲央行因此提升货币政策宽松度作为应对 [1][3] 财政刺激措施及其影响 - 欧盟正大规模增加国防军费支出,成员国可从欧盟委员会获得总计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国防投资,委员会还准备动用近8000亿欧元打造安全有韧性的欧洲 [4] - 德国联邦议院批准了下一任总理默茨提出的财政刺激计划,设立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确定未来基金规模与国防支出不受债务上限限制,打破了持续数十年的"债务刹车"机制 [4] - 高盛预测,即便有新的财政刺激,德国2025年经济增长最多只有0.2%,同期欧元区GDP增速不会突破0.8% [5] 未来政策预期 -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等国际分析机构预测,欧洲央行今年内还会降息至少两次 [6] - 欧盟和德国的增量财政支出聚焦于传统国防与基础设施,可能仅形成短期刺激,若德国债务方案引发内部争议或特朗普关税冲击扩大,欧元区经济可能难以摆脱疲态 [5]
【海外观潮】比美联储更积极的欧洲央行
证券时报·2025-04-22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