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中国股票退市是可能的选项,明星投资人凯文·奥利里呼吁将约5000亿至7000亿美元市值的中概股退市以向中方施压 [2] 中概股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不同统计机构数据显示在美上市中概股数量存在差异,USCC统计为286家,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为385家,另有78家已向SEC递交IPO待上市的中企 [2] 监管依据与历史 - 强制中概股退市的主要依据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满足PCAOB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 [3][4] - 2022年3月,SEC根据HFCAA将百胜中国、百济神州等五家公司列入暂定确认名单,引发中概股板块恐慌 [4] - 2022年8月,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PCAOB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同年12月PCAOB确认可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问题当时已解决 [5][6] 退市影响分析 - 退市主要承担损失的是美国投资者,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已用于运营,退市时投资者可能面临巨额损失 [7] - 强制退市时,证券交易所提供的赔偿最高不超过500美元,对于投资者而言意义有限 [8] - 退市过程从舆论酝酿到停止交易需要时间,期间消息会反复冲击市场,导致股票剧烈波动,给资本大鳄提供机会,而普通投资者承受暴跌 [9] - 强制退市会损害美国资本市场的整体信用,产生外溢效应,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在美上市公司(如法国、比利时公司),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9][12] 公司层面影响 - 维持上市地位对公司长期经营有益,上市提供更透明的经营状况,减少社会沟通成本,有利于股权质押、增发股票等融资活动 [10][11] - 被强制退市将导致公司融资渠道减少,透明度下降,间接影响公司经营,即便退市原因被理解为政治因素而非公司本身问题 [11] 替代方案与市场准备 - 中国企业失去美国资本市场并非没有其他选择,香港已建立便利海外上市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 [13] -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已指示证监会及港交所为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做准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 [13]
美国威胁中概股退市,香港已做好准备
凤凰网·2025-04-22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