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对中国服务业开放意义重大,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等,方案亮点将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但服务业开放仍存在问题需解决 [1][2][4][5] 方案发布背景 - 为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发挥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作用,商务部印发《方案》和任务清单 [1]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 [1] 方案实施意义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2%,方案强调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加速产业升级与创新,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1] 融入全球价值链 - 通过试点对接国际规则,在数字贸易等领域争取规则制定主动权,对标高标准规则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试验田 [2] 深化国内改革 - 方案提出155条试点任务清单,覆盖14个重点领域,推动国内规则与国际高标准接轨,引入全球先进要素,推动要素配置机制改革 [2] 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试点扩围至9市,形成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格局,依据资源禀赋促进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2] 促进消费升级与民生改善 - 放宽准入引入国际优质服务,推动高品质服务供给扩容,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激发就业与创新活力,倒逼本土企业提升竞争力 [3] 试点发展情况 - 2015年北京率先试点,此前11个省市以不到3%国土面积,实现全国超1/4服务业增加值、一半以上服务业外商投资和60%以上服务进出口 [3] - 方案发布后,试点形成覆盖20个城市的“1+4+6+9”格局,区域布局向内陆延伸,形成差异化探索路径 [3] 方案亮点 重点突出 - 聚焦电信服务、医疗康养、金融国际合作和商贸文旅四大重点行业领域开放,通过155项任务清单聚焦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4] 制度型开放升级 - 统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CPTPP规则,先行先试DEPA条款,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规则适用性转化 [4] 注重协同发展 - 此前十年推出多轮试点方案和任务推进重点服务领域开放,此次方案试点内容拓展到多方面,凸显区域协调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方向 [4][5] 存在问题 - 服务行业开放不均衡,金融、科技开放快,教育、医疗存在资质互认难题 [5] - 区域发展差距大,中西部开放水平低,非试点城市政策红利不足 [5] - 风险防控技术和监管能力需加强,匹配开放速度 [5] - 高端服务业存在国际化人才缺口 [5]
服务业开放应向制度红利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3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