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骨科机器人探索破解行业痛点

公司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AIJOINT人工智能手术模拟软件,获得中国首张AI+骨科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 [2] - 手术机器人由"数智脑"(术前5-10分钟生成三维手术方案)、"数智手"(机械臂精准实施)、"数智眼"(亚毫米级光学定位追踪)三部分组成 [2] -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历经数万次测试,汇聚全国超百名专家经验,通过数百万病例训练实现精准手术规划 [3] 产品临床价值 - 将膝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0分钟,出血量显著减少 [4] - 患者住院时间从5-7天压缩至术后当天可下地,次日即可出院 [5] - 髋关节置换手术成本从10万元降至2-3万元,技术已纳入北京市医保 [5] 市场覆盖与行业地位 - 技术推广至全国上千家医院,年服务患者数十万人次,覆盖三甲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 [5] - 在154家体检机构落地骨科AI筛查系统,年筛查量达100万人次 [5] - 行业唯一同时应用AI和机器人技术于骨科手术的企业,拥有300余项国内外专利 [11] 商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2025年定为商业化元年,已完成全部上市许可审批 [11] - 2024年获得海外注册证,启动全球化布局 [12] - 融资规模达七轮,为行业最高 [10] 团队与研发背景 - 核心团队来自哈佛、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90后成员占比超80% [11] - 创始人张逸凌兼具骨科临床经验(北京三甲医院)与哈佛医学院机器人研发背景 [9][15] - 联合创始人包括百度创始团队成员雷鸣(AI技术)和清华博士刘星宇(导航机器人) [10]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入选《北京市2024年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3] - 受益于北京经开区政策,获得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及临床试验补贴 [6][7] - 依托亦庄机器人产业园形成产业链聚集效应,降低研发生产成本30% [7] 行业痛点解决方案 - 中国5亿骨科患者对应仅1.5万骨科医生,机器人技术将医生培养周期从15-20年缩短至6-12个月 [4] - 破解传统关节置换手术对专家经验的依赖,实现标准化操作复制 [4] - 通过AI提前筛查隐匿性骨关节疾病,将治疗窗口前移2-3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