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秩序重构下如何优化资产配置?50余位公私募、券商、保险等行业优秀代表畅聊风险应对及组合构建!|财富·中国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3 13:54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面对全球关税冲击,投资方向更聚焦自主可控的科技线,以及扩内需、促消费的防御性板块 [1][16] - 多策略产品相较于中性策略和指数增强策略,具有风险可控和收益表现更优的优势,指数增强策略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可能下跌40% [1] - 在政策刺激带来估值修复的交易逻辑下,对权益类资产机会持中性乐观态度,选对行业、题材和标的非常重要 [30] - 通过配置指数ETF来表达观点并进行波段交易,是应对投研覆盖不足的一种方式 [30] - 量化产品提升收益风险比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入更多低相关性有效策略,多策略可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18] 行业与板块机会 - 中国在反制关税措施中对美国半导体物项未予豁免,将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进程,半导体设备、材料及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创新药行业被看好,因其本身发展迅速进入收获期,是释放预防性储蓄的关键和高端的刚性消费,且商业健康险普及和创新药定价机制优化将成为行业拐点型推动力 [27] - 科技类资产在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共振背景下完成上涨,科技和机器人方向带来业绩受益 [23] 资产类别与工具观点 - ETF凭借其独特机制和优势,在“稳市组合拳”中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全市场ETF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未来有望成为穿越牛熊周期的重要资产类别 [2][10] - 低利率环境下,地债ETF成为更优质的债券投资工具,5年地债ETF和0-4地债ETF具备持有收益更高、估值波动率更低以及规避信用风险三大核心优势 [19] - 对黄金的配置价值提出警示,认为其唯一价值在于对抗通胀风险,持仓头寸大幅增加可能加剧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应被视为对抗政治经济变局的唯一无风险资产 [31][32] - 在当前市场位置做多债券的赔率不够,认为周期自身的力量以及政策力量的影响需要审慎评估 [35] 市场环境与应对 - 相比2018和2019年,对当前形势更加乐观,认为贸易战过程可能引发的供应链调整和人民币国际化调整值得期待 [1]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资本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金融政策持续发力 [2] - 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为市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在不确定性中锚定价值是投资者的核心命题 [2] - 建议构建创新性衍生品ETF组合,采取“原材料+成品”配置形成对冲策略,并增加配置CTA趋势跟踪类策略以应对流动性危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