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举措 - 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作为推动建设迈向更高阶段的重要举措 具有标志性意义 [1] - 方案围绕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两个核心要点展开 [1] - 形成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体系 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1] 跨境金融服务成效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 同比增长30% 占全国业务总量47% [3] -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为4.7万多个客户提供服务 累计办理跨境收支总量近260万亿元 [12] - 与金融强国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针对性改进提升 [3] 政策创新与先行先试 - 提出18条重点举措 涵盖提高跨境结算效率 优化汇率避险服务 强化融资服务 加强保险保障和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五个方面 [4] - 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 于2024年12月在上海正式启动 [7] - 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 贷款金额放宽至并购交易价款80% 期限延长到10年 [8] 金融服务优化措施 - 推出汇率避险政策性担保业务 企业无须缴纳保证金即可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 [6] - 优化外债登记管理和跨境担保流程 满足境内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银团贷款需求 [11] - 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 开发多样化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 [11] 机构建设与集聚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设立于临港新片区 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9] - 截至2025年3月末 已有22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再保险经营机构在上海临港设立 [10] - 推动建设要素聚集 业务集中 交易活跃 规则完善的登记交易中心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 [10] 数字化与科技赋能 - 以业务流程优化和技术赋能为支撑 兼顾效率与安全 [7] - 显著优化走出去企业跨境融资 结算 风险管理等环节的业务效率与体验 [8] - 鼓励更多银行接入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直接报价 便利各类企业开展外汇业务 [11] 制度保障与推进机制 - 形成上海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定期调度机制 组建包括政府部门 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工作专班 [6] - 组建由全市主要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参与的专家人才库 [6] - 探索试点特殊情形外债项下行政许可业务下放银行办理 [12] 绿色与科技金融发展 - 以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为重点 研究制定绿色外债政策 [12] - 提高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 [12] -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能力 [12]
央行发布会聚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跨境金融服务升级方案有哪些创新?
第一财经·2025-04-23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