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绩承压 传统长剧公司为自救寻“短”
中国经营报·2025-04-24 15:4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传统长剧集制作公司普遍面临收入下滑,头部公司华策影视营收19.39亿元同比减少14.48%,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减少41.55% [1] - 慈文传媒营收3.66亿元同比减少20.63%,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扣非净利润1285.1万元同比扭亏 [1] - 柠萌影视营收6.57亿元同比减少46.25%,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9亿元 [1] - 行业新剧备案量和上新量缩减,2024年上新国产新剧总集数7610集同比减少14% [4] 逆势增长公司分析 - 稻草熊娱乐营收同比增长33.6%至11.25亿元,净亏损收窄98.06%至-212.4万元,主要依赖剧集《漂白》单部授权费2.39亿元 [2][3] - 欢瑞世纪营收同比增长14.6%至3.84亿元,但影视剧销售收入5.87亿元同比下降5.15%,艺人经纪业务收入暴增86.86%至2.34亿元 [2][3] 业务转型尝试 - 慈文传媒拓展演唱会业务实现1213.65万元收入,同时有4部微短剧在制作中 [3][7] - 欢瑞世纪与上海阶跃星辰合作开发短剧Agent产品,探索AI技术在影视应用 [7] - 华策影视2024年推出7部微短剧,柠萌影视储备《三十而已2》等IP续作并布局"影剧联动" [6][7] 微短剧战略布局 - 柠萌影视2023年短剧《二十九》播放量11.7亿次,但2024年短剧营销成本占比超80%,投流费用激增导致销售开支同比增长70.7%至1.58亿元 [6] - 行业分析师认为长剧集公司凭借IP储备和制作经验,在横屏短剧赛道具备后发优势 [7] 行业趋势观察 -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出长剧数量下降可能导致产业活力减弱和人才流失 [4][5] - 行业呈现"提质减量"特征,头部公司普遍将微短剧视为战略突破口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