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国内首份跨境金融服务专门文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1][3] - 方案旨在支持企业安全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聚焦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力[1][3] - 提出18条重点举措 涵盖跨境结算、汇率避险、融资服务、保险保障及综合金融服务五大领域[1][3] 跨境结算效率提升 - 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 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按国际惯例市场化定价[4] - 允许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提供结售汇及资金收付服务 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创新提供国际接轨结算[4] - 跨境清算公司协同金融机构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 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强化结算清算服务[7][8] 汇率避险服务优化 - 支持外汇交易中心为自贸区人民币外汇交易提供设施服务 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币外汇交易服务[4] - 鼓励企业接入外汇交易中心"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 推动银行直接报价以便利企业外汇业务[4] - 要求银行加大汇率避险产品开发力度 丰富人民币对外汇期权及组合产品种类[4] 融资服务强化 - 在金融监管总局认可机构开展银团贷款份额跨境转让试点 优化外债登记及跨境担保流程[5] - 支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企业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允许认购境内低风险货币基金及现金管理产品[5] - 允许QDLP试点企业根据境外主基金需求分批汇兑出境 并探索募集本外币资金[5]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建立上海市重点领域国有企业人民币跨境使用评价机制 鼓励央企及国企优先使用人民币对外支付[8] - 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 降低企业人民币贸易融资成本[8] - 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探索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8] 实施与行业影响 - 交通银行已落地外汇展业改革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提单数字化流转以提升跨境结算效率[9] - 方案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入驻上海 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并巩固其国际金融地位[3][9] - 政策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 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国际竞争力[3][6]
上海大动作! 四部门联合印发首份跨境金融方案,助力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