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补”浪潮后,手机厂商的新竞赛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4 21:47

政策影响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5%,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提振春节销售 [1] - 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同比增长37.9%;1-2月合计出货4690.5万部,同比增长1.9% [2] - 国产品牌手机2月出货量同比增长43.8%,1-2月同比增长4.7%,显著高于大盘增速 [2] - 华为、小米、vivo是"国补"政策最大受益品牌 [2] - 一加在政策实施后多周实现50%增速,成为增长最快品牌 [3] - 3月以来"国补"效应减弱,出货量低于预期 [3][4] 厂商策略调整 - OPPO推出Find X8系列新品,首次加入小迭代产品X8s/X8s+,瞄准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场 [6] - vivo X200系列通过价格调整,享受"国补"后价格下降200-500元不等 [6] - realme GT7系列新品价格大幅下降500-600元,起步价从2799元降至2210元 [7] - 厂商重点布局中高端市场,4000元以上价位段预计同比增速超20% [6] - 安卓阵营持续挑战苹果,通过小直屏等产品争取苹果用户 [6] 技术发展趋势 - 端侧AI成为厂商布局重点,聚焦模型小型化、隐私保护和个性化服务 [8] - 一加13T新品配备定制屏幕IC和Wi-Fi芯片,提升运行效率 [8] - 厂商探索端侧模型算力需求、NPU芯片设计等技术方向 [8] 供应链与市场前景 - 供应链面临元器件涨价压力,厂商对扩产和新品开发持谨慎态度 [9] - 关税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中低端手机消费情绪 [9] - 2025年市场预计实现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