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与政策支持 - 企业对外投资从单一贸易向产业链布局延伸,全球化布局从多区域协同发展,要求金融服务网络同步跟进[1]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1] - 3月中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使用比例达54.3%,美元结算占比41.4%,显著低于2018年的70%以上[1] - 《行动方案》推出18条举措,涵盖跨境结算效率提升、汇率避险服务优化、融资服务强化等五个方面[2] 政策举措与市场影响 - 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缓解美元流动性压抑问题[2] - 推广全功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池业务,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降低企业时间与资金成本[2] - 增加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种类,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财政提供保费补贴[2] - 政策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提升中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2] 跨境金融环境变化与挑战 - 离岸市场留滞大量人民币,中美利差背景下离岸人民币资产面临汇率与市场风险[3] - 美国关税战可能导致强势美元政策,特朗普政府或施压暂停向顺差国支付国债利息[3] - 需推动人民币内生稳定性,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浮动范围[4] 金融体系改革方向 - 推动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过法律约束权力能动性,增强人民币汇率稳定性[4] - 加快外汇市场自由开放,完善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货、期权、CDS等[4] - 推进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改革,打通在/离岸金融市场[4] 政策目标与长期愿景 - 《行动方案》旨在降低企业跨境成本、提高效率,需制度变革拓宽行动边界[5] - 支持企业国际化核心是信任其市场开拓能力,政策与市场协同创造发展机遇[5]
一财社论 | 跨境金融服务: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一财经·2025-04-24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