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0多年前,美国总统胡佛的“关税战”是如何把世界经济搞崩的?
虎嗅·2025-04-24 22:09

胡佛的早年经历与商业成就 - 胡佛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一个铁匠家庭,早年经历坎坷,双亲早逝后由舅舅资助完成教育 [2] - 通过自学考入斯坦福大学地质学专业,并结识前总统本杰明·哈里森,对其推行的保护性关税政策表示欣赏 [3][4] - 毕业后以矿业工程师身份在全球活动,1897年在澳大利亚开采金矿时恰逢美西战争爆发,促进了美澳经贸关系 [4] - 1899年来到中国天津并掌握汉语,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为美军提供地理和矿藏信息指导 [5] - 到1914年个人资产已达数十万美元,成为哥伦比亚和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其著作《采矿原理》成为美国大学通用教材 [7] 一战期间的商业与政治活动 - 1914年以美国旅欧侨民委员会主席身份协助欧洲撤侨和救济工作,随后成立比利时救济委员会向交战区提供粮食援助 [7] - 1917年被任命为美国食品管理局局长,积累了三年向欧洲运送粮食的经验,熟悉大西洋粮食航线和欧洲港口 [7] - 战后在巴黎和会下属经济机构任职,向德国和苏联运送救济粮,其中对苏联的援助引发共和党强烈反对 [9] - 救济行动被胡佛视为消化美国农业过剩产能的手段,但公开表述为人道主义援助,赢得民众支持 [10] 商务部长任内的经济政策 - 担任商务部长期间以"居者有其屋"为口号推动房地产发展,出台交通法规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便利 [12] - 推动国会通过"模范统一车辆法"和"模范城市交通条例",被誉为"美国历史最好的商务部长" [12] - 这些政策成就为其积累了政治资本,帮助其在1928年成功当选总统 [13] 总统任期内的经济措施与影响 - 1929年"黑色星期四"引发大萧条后,要求大企业维持工资水平和雇佣规模,导致企业大规模倒闭 [16] - 将高收入人群税率从25%提高到63%,严重抑制企业投资意愿 [16] - 推动兴建胡佛大坝等政府工程以工代赈,但效果有限 [16] - 1930年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种商品征收平均53%的关税,引发全球贸易战 [17][18] - 关税政策导致加拿大对15种美国商品征收3倍关税,法国几乎全面抵制美货,意大利对美国汽车加倍征税 [18] - 贸易战使1929-1933年世界贸易总量暴跌,国际借贷资金流萎缩,加剧银行系统危机 [19] - 1931年实施政府债务延缓偿付计划,但未能阻止失业率持续恶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