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较优势已死”的年代如何和盟友正确共生?
虎嗅·2025-04-27 07:30

中国产业链优势 - 中国在新能源、食品工业、金融、物流、医疗等多个行业展现全面制造能力,东南亚企业家考察团对中国的产业覆盖范围感到震撼[1][2] - 风电矩阵等基础设施规模达数百公里,体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2] - 物流行业企业家通过考察达成跨境海转陆运协议,开辟从东南亚经中欧班列至中亚的新通道[5] 全球贸易体系变革 -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被"竞争优势"取代,贸易模式从共同发展转向零和博弈[12][13][14] - 产业链已从线性结构演变为复杂网络,越南等国的转口贸易深度嵌入中国产业链,难以切割[15] - 东南亚国家在贸易战中采取"说一套做一套"策略以维持实际利益,因切断供应链将导致自身出口困境[16][17] 东南亚产业现状 - 东南亚企业家面临自身竞争优势消失的困境,从对中国"俯视"转向"仰视"的产业链定位[18][20] - 泰国出现"挤压式共生"现象,中国资本带来增长但挤压本土产业,商铺租金三年暴涨4~5倍[23] -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呈现短期主义特征,与当地经济缺乏深度互补,而日企和台商更注重本地化供应链建设[24][26][27] 区域经济合作机遇 - RCEP原产地规则叠加新物流通道,为东南亚企业开辟新蓝海市场[5] - 东南亚6.8亿年轻人口和未充分开发的区域内部贸易潜力,持续承接全球产业转移[29] - 中国内需市场若部分开放,将对东南亚国家产生显著经济拉动效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