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读懂人才”破解科技金融堵点:院士团队估值可超厂房设备
新浪财经·2025-04-27 18:15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 - 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024年批复和利时卡优倍科技2500万元信用额度,基于创始人周东红作为宁波市级拔尖人才的背景及公司60%研发人员占比的软实力 [1]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将人才指标作为授信核心因素,解决科技型企业"院士团队估值不如厂房设备"的信贷困境 [1][5] - 浙商银行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达3674亿元,覆盖41位国内外院士、近700位国家级人才及超1300位省部级人才 [7] 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 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普遍面临现金流不稳定、抵押品匮乏、研发周期长(如孚宝科技智能机器人研发资金需求大)、技术估值难等四大痛点 [3][5] -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等轻资产公司因缺乏抵押物导致融资受阻,2023年孚宝科技虽订单暴涨但面临1000万元备货资金缺口 [1][3] - 传统银行授信依赖厂房设备等硬信息,而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为人才与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 [5][6] 浙商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2016年首创"人才银行"模式,首位客户胡辉博士获2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安全物联网项目,现已成为浙江省行业骨干企业 [6][7] - 评估体系聚焦人才(创始人背景、团队实力)与技术(专利含金量、上下游评价),案例包括江丰电子3000万元授信,其董事长姚力军为国家级人才 [4][7] - 2023年成立科创金融专职部门,形成"以人才银行为底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单户授信上限3000万元,平均额度500万元 [7][8] 区域科技企业发展动态 - 杭州市"六小龙"科技型企业引发关注,浙江孚宝科技等企业通过解决市场痛点(如康养机器人)实现订单量暴涨 [2][3] - 宁波江丰电子作为芯片材料领军企业,其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浙商银行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支持 [4] - 浙商银行宁波自贸区支行通过"以人定贷"模式支持卡优倍科技等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