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珠三角储能小工厂的生存哲学
虎嗅·2025-04-27 18:51
小马哥的工厂最早期是做电池PACK,也就是把大厂的标准电芯加工成为定制化的电池包。而近几年他们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户储,专门给亚非拉地区的 民宿、别墅、阳光房等提供储能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产业家,作者:范舒雨,编辑:陈帅,原文标题:《每周1000万储能发往亚非拉,一家珠三角储能小工厂的生存哲学 | 产业 家一线》,题图来自:AI生成 "支付宝到账9亿8千万元。" 拨通小马哥的手机后这句铃声重复播放着。作为一个典型的珠三角制造业工厂老板,他对"搞钱"这事儿认真且迷信。 虽然距离9个亿还很遥远,但小马哥的储能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二三十度电的储能电池,每周都有五大柜要发往亚非拉,也就是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货。" 小马哥的储能工厂 小马哥对自己的生意定位非常清楚:吃下大厂们看不下的小块肉。 在传统的认知里,户储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毕竟一套户储加上安装费用可能要达到10万以上,不是老钱用不起。 而这也是国内头部户储玩家们"群雄割据"的战场。 但一个有趣的数据是: 2024年,亚非拉的户用光储市场快速崛起,正在成为全球户储新的增长点。 就从逆变器来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亚洲市场的逆变器金额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