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进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 畅通区域循环
上海证券报·2025-04-28 02:58

文章核心观点 - 消除区域壁垒、畅通区域循环是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1] - 畅通区域循环包含区域良性竞争、区域有效合作和区域差异化发展三个层次的内涵 [2] -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循环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 区域市场是组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区域循环通过打破地理边界与行政藩篱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分工协作 [1] - 区域市场活力直接决定全国市场运行的效率,其内涵包括区域竞争、区域合作和区域差异化发展 [3] - 近年来我国部署了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在消除区域壁垒、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从制度框架搭建进入深化落实阶段 [4] 区域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各地为实现争先发展,区域之间过度竞争的现象日渐凸显,招商内卷影响市场经营主体自由流动 [5] - 跨行政区域的沟通协调仍较困难,需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以推进城市群融合统一发展 [5] - 区域差异化发展导致农业带、生态带与城市工业带之间的区域收入差距日渐拉大,亟待完善区域补偿机制 [5] 破除区域隐形壁垒与招商内卷 - 我国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全面清理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7] - 区域隐形壁垒与招商内卷现象仍然存在,企业跨区域投资仍面临诸多隐形壁垒和妨碍平等准入退出的现象 [8] - 部分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已演变为“政策竞赛”,优惠政策超过当地实际承受能力,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 [9] - 要引导各地把区域竞争的重点放到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营商环境上,例如长三角地区已形成相对合理的功能分工 [10] - 要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研究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构建产业合作、成本共担、税收分享等利益协调制度框架 [11] 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与合作 - 区域互联互通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我国在统一政策标准、完善监管协作机制、推动基础设施高效联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1] - 当前区域协同发展面临跨行政区域监管协调不畅和跨区域基础设施连通存在空白两大堵点 [12] - 在跨区域监管方面,要通过立法明确跨区域治理责任,建立健全源头追溯、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加强监管数据标准建设和数据共享 [14] - 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要从城市群发展规律出发综合制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对接和跨区域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15] 完善跨区域收益补偿机制 - 为引导区域差异化发展,我国制定了主体功能区战略,但目前城市化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 [16] - 近年来我国不断丰富多元化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资金+产业+人才”组合补偿方式,形成“纵向+横向+市场”协同发展新模式 [17] - 当前我国跨区域补偿机制仍有待健全,补偿方式仍以纵向为主,补偿力度存在局限性,生态保护补偿核算标准执行中遇到诸多问题 [18][19] - 要加快完善区域间收益补偿机制,从创新市场化工具、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优化机制整合和丰富合作框架等四方面协同发力 [20] -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推动区域利益补偿机制立法、整合“纵向+横向”机制、在资金补偿基础上丰富产业科技人才等合作框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