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政策背后的关键人物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被称为美国政府经济议程的思想设计师,是美国加征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人物 [2][4] - 美国总统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被列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关键推手之一,被称为"关税缔造者" [7][9] - 美国财长贝森特最初是白宫经济团队中最不愿意实施加征关税政策的人,但后来改变了观点 [10][12]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被列为塑造白宫经济议程的关键人物 [13][15] "MAGA经济学"的特点 - "MAGA经济学"是民族主义与"不满政治"旗帜下各种矛盾学说与情绪冲动的大杂烩,也可被称为"经济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经济学" [17] - 其核心特质是对专家与精英的敌意,摒弃战后经济学的技术官僚逻辑,将美国工人重新定义为反抗"全球主义"的象征性符号 [18] - 白宫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并非因其理论自洽,而是源于情感煽动 [18] -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克将其描述为经济民族主义与科技右翼的结合 [18] 米兰的经济主张 - 米兰认为美国提供了两种主要"全球公共产品":由美国军方提供的"安全保护伞"和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美元和美国国债 [4] - 他提出其他国家应通过接受加征关税、开放市场、增加国防开支或直接到美国设厂等方式向美国"支付其公平份额" [5] - 米兰的策略在美国民粹主义言论和政府具体政策之间架起了意识形态桥梁,是支撑"MAGA"议程的"经济哲学" [5] - 他的一些观点构成了所谓"海湖庄园协议"的内容,该协议以1985年的《广场协议》为蓝本 [6] 纳瓦罗的贸易观点 - 纳瓦罗曾经支持自由贸易,但后来观点发生改变,开始发表一系列反华作品 [7][9] - 作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顾问,他推行保护主义议程,包括对其他国家征收严厉的关税 [9] - 他拒绝承认外界普遍认可的经济概念,狂热地相信关税是一种筹款工具和恢复美国制造业的保护盾 [10] - 有研究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关税战导致美国失去了24.5万个就业岗位 [9] 贝森特的"3-3-3计划" - 贝森特的经济蓝图被称为"3-3-3计划",即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每天增加300万桶原油产量,以及将预算赤字削减至3% [12] - 如果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这些目标很难实现,因此他最初是白宫经济团队中最不愿意实施加征关税政策的人 [12] - 他曾试图说服特朗普暂停所谓"对等关税",但行动失败 [12]
【环时深度】美国关税政策的背后推手都有谁?
环球时报·2025-04-28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