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告别污水,今夏在干净的塞纳河畅游
环球时报· 2025-09-12 20:19
英国《卫报》9月10日文章,原题:巴黎清理干净塞纳河,让游泳爱好者"清凉一夏" 今夏,法国巴黎人和游客享受了全新的河浴体验。暑假结束,法国 各地的大人小孩回到职场和学校。但若天气允许,巴黎的游泳爱好者仍可以将"清凉"氛围延续到9月,继续在塞纳河里戏水(如图)。随着全球变暖加剧,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清凉"。 对于巴黎近10万名游泳爱好者而言,能畅游于塞纳河中无疑是一大幸事,这条河也是今年该市一个多世纪以来首次开放的免费公共浴场。近年来,巴黎 及其周边地区已投资14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塞纳河的水质,升级污水处理系统,并建造了一座容量达5万立方米的巨型水库,用于暴雨期间储 存多余的雨水,来减少流入塞纳河的未经处理的水,此举能够改善水质并促进河流生物多样性。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的塞纳河目前拥有30多种鱼类,而上世纪 70年代仅有3种。这是多年来法国大规模河流清洁行动的成果,其意义不只是为人们提供"畅游"城市的机会,也为其他欧洲国家的城市在保护水道和应对气 候危机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世界各国政府正竭力保护稀缺的水资源。应对气温上升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并推广"清凉网络",例如建设浴场或绿地,帮助人 ...
中方:希望墨西哥慎之又慎
环球时报· 2025-09-12 18:30
在9月1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提问,据报道,墨西哥计划对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生产 的汽车和其他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 性、排他性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正当权益。我们会根据实际情 况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林剑指出,中国和墨西哥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高度重视 中墨关系发展,希望墨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贸易发展。 环球时报消息,据商务部网站9月11日晚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墨西哥拟对有关贸易伙伴提高进口 关税税率事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墨西哥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与墨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将汽车、玩具、钢铁、纺 织品和塑料制品等约1400项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提升至10%-50%。同时有分析认为,墨西哥的提税 举措符合美方长期以来的遏华企图,可服务于未来墨与北美伙伴开展贸易谈判,并契合"墨西哥计划"战 略加强国内生产和消费。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将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 ...
微软总裁谈参与加沙反战抗议员工:会被解雇
环球时报· 2025-09-12 17:15
布拉德·史密斯(资料图) 图源:外媒 被解雇的员工之一、微软前工程师里基·法梅利表示,公司高层对抗议的定义过于狭隘,往往会引导员 工通过所谓"正规渠道"反映意见,但这些渠道在过去一年已被证明是"死胡同"。 史密斯还提到英国《卫报》8月6日的一篇报道。该报爆料称,以色列国防军某部队依赖微软的Azure云 服务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施大规模监控。对此,史密斯表示,公司正在认真核实相关指控,并将 调整内部流程以防止类似问题。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1日报道,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一场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此前在公司内 部参与加沙相关抗议活动的员工,无法保住自己的工作。 当地时间9月11日,史密斯在会上就公司解雇部分员工的决定表态。他说,关于微软技术被以色列方面 用于监控巴勒斯坦人的媒体爆料,公司已聘请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并正在着手完善内部机制,让员工 在怀疑客户滥用微软服务时可直接举报。 自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以来,微软员工参与的反战抗议活动不断升级,他们的主要诉求是让 微软结束与以色列军方的合作。8月底,几名员工闯入并占领史密斯的办公室静坐示威,随后4名参与员 工被公司解雇。 在9月11日的会议上,史 ...
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扬帆厦门,开启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环球时报· 2025-09-12 15:52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9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福建 厦门举行。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主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海兵,交通运输部 副部长李扬,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部长艾哈迈德·施亚姆,塞尔维亚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部长德 拉甘·格拉莫契奇,突尼斯经济与规划部部长萨米尔·阿卜杜勒哈菲兹,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 礼作主旨演讲。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伍斌主持。 站在"丝路海运"发展七周年的新起点,本届论坛秉持"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宗 旨,以"港航畅丝路,商贸通四海"为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2025圆桌会议、港航贸对接会等系 列活动。 本届论坛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多项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包括首次推出"丝路海运"绿色评价体系和《"丝 路海运"蓝皮书(2024-2025)》;二是议题广度与深度再突破,专题论坛扩展为6场,涵盖安全、技 术、金融、贸易等领域,并纳入气象导航、人工智能、绿色金融、文化交流等新议题;三是国际化程度 创新高,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嘉宾,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齐聚。 航运被誉为全球贸易的"大动脉", ...
中美防长外长先后通话
环球时报· 2025-09-12 11:14
据路透社11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称,此次通话是双方外长今年在马来西亚会见的 后续。皮戈特在一份声明中说:"鲁比奥国务卿强调了在一系列双边问题上进行开放和建设性沟通的重 要性。他们还讨论了其他全球和地区问题,作为吉隆坡讨论的延续。" 今年7月,中美两国外长在东盟外长会期间进行了会面。路透社称,尽管当时局势因美国关税紧张,但 双方都认为会面积极而富有建设性。 中美外长通话前一日,中美防长举行视频通话。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 任期内美中两国首次高层军事交流。中美双方发表的声明均显示,双方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交流。 本报记者 陈子帅 近日,中美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先后进行通话。9日晚,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应约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 思视频通话。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复旦大学美国研 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通话表明中美之间可以通过沟通促进合作,更好地 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彭博社称,这些对话发生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关系敏感时期,此前中美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至 11月初,目的是解决贸易争端。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 ...
“华沙—郑州” 中欧班列再添新线路
环球时报· 2025-09-12 09:58
"首列从华沙直发中国的货运列车已经启程。"波兰WNP网站9月8日报道称,当天,"华沙—郑州"的 中欧班列在华沙PKP Cargo Connect货运站出发,将沿着"一带一路"向东行驶。报道称,这列货运列车满 载定制家具、游乐场配件、滑雪设备和鞋类等商品,来自波兰、德国、捷克、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欧洲 国家。 报道称,波兰铁路货运公司PKP Cargo在8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首趟试点列车,未来几周内 还将运行两趟该类列车,"如果项目取得成功,且需求充足,公司将计划在这条路线上进一步开展运 输"。该公司还表示,集装箱原则上可以运输各种货物,只要不违反制裁规定,商品都可以通过这种方 式从波兰运往中国。 马佐夫舍省(华沙所在地)省长亚当·斯特鲁齐克在发车仪式上表示,这条新线路体现了跨国供应 链合作的潜力。波兰媒体Raport Warszawski援引他的话称,华沙凭借交通和集拼能力,完全有条件成为 中欧贸易的关键节点,而中国河南省则具备强大的物流承接和回程组织能力,这对实现双向均衡的运输 十分关键。 WNP网站称,这趟列车将途经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全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 长期以来,波兰的中欧班列主要从靠近白俄罗斯边境 ...
中美外长防长通话传递明确信号
环球时报· 2025-09-12 09:28
高层通话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中美各层级交流也在加快回暖。几乎与此同时,美媒传出美国国会众议 院一个跨党派代表团计划于9月访华的消息。如果成行,这将是6年来的首次。此前,美国"飞虎队"老兵 后人也参加了九三阅兵。从国会山上跨党派的对华沟通意愿,到"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民间交流动力,都 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氛围,证明中美之间从来不乏向良性方向迈进的动能。 上海美国商会9月10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近一半受调查的美国公司希望华盛顿能够 取消对中国商品施加的"所有关税",而以关税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几乎注定难以达成。与 中国"脱钩断链"不成功的这些"反面教材",无疑是促使华盛顿对华政策回归务实、理性的客观推动力。 美国民间持续的对华接触呼声,向华盛顿政治人士反复证明一个客观现实:美国离不开中国,正如中国 也同样需要美国。 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在寻求与中国对话的同时,华盛顿并未停止对中国的打压行为。此次美防长在 通话中不忘强调,"美国在亚太这一重点战场拥有切身利益,并将坚决维护这些利益",这还是在为干涉 中国内政和插手亚太事务预留借口。在通话中,外交部长王毅提醒美方"务必谨言慎行", ...
美特使当场宣布:解除制裁
环球时报· 2025-09-12 07:57
环球时报消息,据白通社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当地时间11日在首都明斯克会见美国总统特使约 翰·科尔。科尔在会面中宣布,美国已解除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的制裁,该决定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作 出。 塔斯社补充称,此次会谈持续大约五小时。 原标题:美特使当场宣布:解除制裁 编辑:陈艳琦 责编:王光建 审核:李奇 当地时间11日,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会见约翰·科尔 图源:外媒报道配图 卢卡申科则表示,白俄罗斯对美国经济表现出浓厚兴趣,"我认为你们在白俄罗斯有商业利益,也有意 通过白俄罗斯进入俄罗斯市场。同样,我们也对贵国所提供的经济机遇非常感兴趣"。 "这一决定已获得所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批准和通过,包括美国国务院、美国商务部、美国财政部以及 其他相关机构。决定已经作出。"科尔还表示,美国非常希望与白俄罗斯关系正常化。 ...
印媒:警惕社交媒体中令人上瘾的“愤怒诱饵”
环球时报· 2025-09-12 07:20
然而,频繁接触这类内容有其代价。林帕·萨卡尔警告,由于大脑的"威胁优先机制",长期接触"愤怒诱 饵"会加剧压力和焦虑。"长期情绪超载会导致麻木,对现实问题失去深切感受,或引发情绪耗竭。持续 愤怒与消极态度会榨干情感系统。"因此,健康的做法是主动筛选信息、屏蔽煽动情绪的账号,并与转 发这类视频的朋友设定界限。(作者伊什卡·罗伊,伍绍翔译) 《印度快报》 9 月 10 日文章,原题:社交媒体愤怒诱饵解析:为何 Z 世代不断与惹恼他们的内容互动 在 短视频平台上,你或许刷到过这样的片段:创作者饰演某种熟悉却烦人的角色,如黏人的闺蜜、争强好 胜的熟人或捣乱的亲戚。他们刺激着你的情绪,甚至让你愤怒。然而,你还是会忍不住看完。这种现象 被称为"愤怒诱饵",这类精心设计的视频目的不是取悦,而是激怒。在今天的流量经济时代,愤怒情绪 已成为硬通货。 媒体公司创始人希曼舒·辛格拉表示,社交平台鼓励一切互动,而愤怒往往能激发快速强烈的反应。"当 人们被激怒时,更倾向于评论、分享或辩论,从而加速内容传播。"Z世代的身份政治也参与其中。"他 们将数字空间视为身份的延伸。愤怒能构建社群,人们因共同反应聚集,集体发声扩大影响力。" 临床心 ...
美媒:Z世代为何不再热衷饮酒
环球时报· 2025-09-12 07:20
美国《华尔街日报》 9 月 9 日文章,原题: Z 世代为何不再热衷饮酒 健康热潮席卷而来,人们普遍开始关 注自身健康。对其中部分人而言,酒精需要格外警惕。饮酒量下降是Z世代的特征之一。 不少年轻人认为,现在健康成为新的"时尚"。目前达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运动指南标准 的美国人比例,已从2008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24%。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专注于睡眠、健身和 心理健康的健康产业市值已达2万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增长约33%。并非所有健康产品或理念都有科 学根据。然而在Z世代消费者的推动下,这股潮流依旧势头不减,健康关切甚至已融入政治与社会观点 之中。 在Z世代眼中,酒精被看作是导致焦虑、抑郁和成瘾的因素。但实际情况要更复杂。2025年的一份报告 显示,在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年轻人中,过去6个月内有饮酒行为的比例从2023年的66%上升至73%。 尽管如此,"适度"仍是他们的首要原则:65%的Z世代表示计划今年减少饮酒量,39%的人则打算开启 "无酒精生活"。经济压力也在影响他们的饮酒习惯。面对不断上涨的住房成本、日益沉重的教育债务, 以及20岁至24岁人群中8.3%的失业率,许多Z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