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美欧签“史上最大”关税协议,欧盟官员:这“不是互利共赢贸易合作,而是单方面屈服”
环球时报· 2025-07-29 07:07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欧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 [1] - 欧盟将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并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和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1] - 特朗普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关税协议",欧盟将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 [3] - 协议细节未完全公布,双方对部分条款解读存在分歧,如钢铝关税保持50%,药品是否适用15%税率存在争议 [4] 欧盟方面的反应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15%关税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将带来"稳定性"与"可预见性" [3] - 欧盟希望通过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3] - 德国总理默茨欢迎协议,称德国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成功保护了核心利益" [5] -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认为协议"具有积极意义",但需了解具体细节 [5] -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形容为"如释重负的时刻,而非庆祝的时刻" [6] 批评与反对声音 -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批评协议"不令人满意",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 [6] - 法国"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称协议是"政治、经济和道义上的惨败",损害法国能源与军事主权 [6] - 德国工业联合会批评欧盟"不对等的妥协",15%关税将带来"重大负面后果和巨大痛苦" [7] - 德国批发、外贸与服务联合会主席扬杜拉表示关税"对许多商户构成生存威胁" [7] - 协议强化了美欧关税不对等,美国对欧关税从1.32%升至15%,远高于此前10%的"对等关税" [7]
韩媒:韩国“街边配饭”店正在消失
环球时报· 2025-07-29 07:07
行业趋势 - 韩国街边配饭店数量逐年减少 售卖配饭的韩餐厅占比从2018年45%下降至2024年41% [2] - 市场份额被日式、中式、西式餐厅及快餐店蚕食 高端酒店中正宗韩餐厅稀缺 [2] - 韩餐行业受食材费和人工费上涨冲击严重 配菜数量多且备餐时间长 难以实现机械化 [2] 经营挑战 - 韩餐烹饪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 年轻从业者意愿低 2024年韩餐从业者平均年龄56岁 高于餐饮业平均52岁 [2] - 外卖趋势冲击配饭店 因配饭难以打包外送而失去竞争力 [2] - 多数街边配饭店使用预制量产配菜 仅少数餐厅坚持用当季食材制作创意配菜 [3] 消费者行为 - 典型配饭套餐价格区间为9000韩元至1.3万韩元(约47-68元人民币) 以高性价比著称 [1] - 消费者对配饭店需求仍存 部分热门餐厅需排队就餐 但需支付合理价格以维持运营 [3] 典型案例 - 木浦某餐厅提供14种配菜的"超大托盘"套餐 人均9000韩元 含整锅梭子蟹海带汤 [1] - 丽水某店以1.3万韩元酱蟹定食配饭闻名 包含烤鱼和大酱汤 被誉为"丽水第一性价比美食店" [1]
英媒:为何我们这一代执着于“骨感美”?
环球时报· 2025-07-29 07:00
社交媒体审美趋势 - 社交媒体评论对"骨感美"的赞美与作者实际健康状况形成强烈反差 作者因药物导致体重快速下降两周内减少5公斤却被大量称赞"好瘦"[1] - "皮包骨"成为新的美丽指标 作者质疑当前审美标准与健康状态的背离[1] 健身行业演变 - 2010年健身行业兴起"强壮就是新的美丽标杆"潮流 推崇粗壮大腿和健美身材 代表性人物包括詹妮弗·洛佩兹和阿什利·格雷厄姆等大码模特[1] - 作者曾积极拥抱健康潮流 每周锻炼5次 对自身肌肉线条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感到满意[1] 当前减肥现象 - 社会转向推崇"瘦身针""减肥药"等极端减重方式 周围女性普遍依赖节食和药物控制体重[1] - 作者坚持不采用药物减肥 强调心理素质和身体自信的重要性 但指出当前环境使"瘦"成为带有苦涩感的审美标准[1]
英媒:美关税乱象或导致航运业暴跌
环球时报· 2025-07-29 07:00
航运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进口贸易占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约15% 这使得航运业对美国贸易政策高度敏感 [2] - 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之一马士基CEO预测2024年运输量增长区间从4%下调至-1%至4% [2] - 2023年行业利润因需求减弱下滑 但2024年复苏至780亿美元 创历史第三高 [3]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保持高位 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提前装载"现象 [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摇摆导致航运公司盈利波动 但整体维持历史高位 [2] - 2025年上半年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同比增长3.8% 因企业抢在关税生效前补货 [3] - 关税政策造成"关税福利"现象 但后续导致运费和利润剧烈波动 [3] - 美国拟对部分国家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 马士基明确表示拒绝支付 [4]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面临需求放缓风险 因提前透支旺季运输需求 [4] - 汇丰预测2025-2027年全球航运需求年均增速降至2% 远低于2024年6% [4] - 2026年可能面临"现实严峻"局面 行业利润或降至200亿美元 [4] - 新船大量交付将加剧运力过剩 可能导致运价暴跌 [4] 历史数据对比 - 2019年行业营业利润仅65亿美元 2021-2022年疫情期间飙升至5200亿美元 [3] - 中东冲突导致船舶绕行苏伊士运河 意外缓解了运力过剩压力 [3] - 疫情期间创下的运费纪录在2024-2025年再次被接近 [3]
日媒:日本政府当红娘,能解决“恋爱危机”吗?
环球时报· 2025-07-29 07:00
政府婚介措施效果不佳 - 东京政府投入8亿日元开发AI婚恋App"东京缘结",8个月后注册用户达2万多人,但仅促成32对婚姻 [1] - 地方政府组织的联谊活动中,政府"红娘"人数常超过参与的单身男女,活动效果尴尬 [1] - 政府推动的婚介活动被批评为"糟糕药方",可能加剧年轻人的自我怀疑困境 [1] 年轻人婚恋态度调查 - 63.8%未婚人士渴望婚姻但"不知道如何找对象",57.1%缺乏自信,41.4%回避社交活动,39.7%明确表示"不想与人见面" [2] - 政府"5年孕前关怀计划"拟培训5万名"孕前支持员",但被批评为"本末倒置""浪费纳税人钱" [2] - 专家建议应优先开设性教育课程,提高妇科就诊率和孕育知识普及率 [2] 社会结构性生育难题 - 日本双职工家庭中34%无子女,比例远高于欧美社会,传统单收入家庭生育率更低 [3] - 工作日女性家务时间是男性的5倍,仅14%新手爸爸休过3个月以上育儿假 [3] - 女性职场参与度提升但仍承担大部分家务育儿压力,收入差距和就业不平等限制生育选择 [3] 专家建议的改革方向 - 需打破"男主外女主内"就业模式,提升女性薪资地位 [3] - 应推进远程办公、育儿补贴、税收减负等措施增强年轻人经济独立性 [3] - 需消除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解决社会深层不平等问题 [3]
【环时深度】如何看待俄罗斯?德国人心态复杂
环球时报· 2025-07-29 06:53
德俄关系与能源合作 - 德国政府考虑修改对外贸易法以防止"北溪-2"管道公司被收购 旨在避免恢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3] - 瑞士运营"北溪-2"管道项目的公司正在进行破产清算 可能出售资产 美国投资者林奇曾试图收购但遭俄政府否认 [3] - 德国总理默茨明确表示将确保"北溪-2"管道不投入运营 但缺乏法律手段阻止瑞士公司出售资产 [3] 德国企业困境与俄能源依赖 - 施韦特炼油厂供应柏林90%石油 因政府没收俄股份后停止进口俄石油 面临裁员危机 约1/5居民(6000人)依赖该厂就业 [4] - 德国智库报告显示 越来越多企业和地方政界人士呼吁重新使用廉价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4] - 北部港口城市卢布明因"北溪"管道停运 导致俄罗斯投资造船厂、食品进口公司等项目关停 民众收入显著下降 [5] 德国企业对俄市场依赖与调整 - 莱比锡电子连接器工厂因俄乌冲突失去俄罗斯订单 出口业务几乎中断 [5] - 机械工程公司奈尔斯-西蒙斯原以俄罗斯为主要市场 受制裁后被迫调整业务方向 [5] - 约2000-2500家德国公司仍在俄运营 俄超市货架仍陈列博世、美诺等德国家电及日用品 部分商品价格低于德国本土 [13] 俄乌冲突后的商业动向 - 德企咨询量增加 尤其关注俄乌停火后市场恢复可能性 [13] - 专家评估俄罗斯1.4亿人口市场吸引力巨大 西方企业可能重返 [13] - 俄罗斯电器连锁店仍销售德国品牌 仅对单价超750欧元电子产品实施进口限制 [13]
朝鲜称对韩国的“对敌认识”不会有变
环球时报· 2025-07-29 06:47
朝韩关系现状 -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明确表示朝鲜对韩国的"对敌认识"不会有变,无论韩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或建议 [1] - 金与正称朝鲜没有兴趣与韩国讨论任何问题,并批评韩国政府改善关系的努力是"一厢情愿"和"做白日梦" [1] - 朝鲜指责韩国政府表面缓和局势,但实际仍延续对抗政策,与前任政府无异 [1] 韩国政府回应 - 韩国总统办公室回应称将继续为实现朝鲜半岛永久性和平而努力 [1][2] - 韩国政府承认过去几年的敌对政策导致朝韩互不信任根深蒂固,但强调和平是李在明政府的核心施政理念 [2] - 李在明在朝鲜战争纪念仪式上强调韩美关系,称赞美国在战争中的作用 [2] 近期事件影响 - 韩国曾考虑邀请朝鲜出席在庆州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遭朝方直接拒绝 [1] - 韩国政府近期尝试通过停止对朝扩音喊话、空投传单等举措释放善意 [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法媒:大会体现中国AI领域雄心
环球时报· 2025-07-29 06:47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大会展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1] - 现场发布300项项目采购需求,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约162亿元 [1] - 数十款人形机器人亮相,涵盖倒啤酒、打麻将、拳击等多样化功能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AI技术正从"渐进式创新"转向"指数级跃迁",大模型呈现"周级迭代"爆发态势 [2] - 人工智能从算法层云端计算下沉至现实操作终端,落地进程全面加速 [1] - 中国AI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正在加快,服务型与工业型机器人加速落地 [1] 中国企业大模型进展 - 京东言犀大模型升级为JoyAI,750B大模型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 - 阿里巴巴开源三款大模型,性能可比肩Claude4、GPT4.1、Gemini2.5 pro等顶尖闭源模型 [2] - 腾讯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并宣布全面开源 [2] - 月之暗面Kimi K2模型上线后开源,代码和智能体任务达到顶尖闭源模型水平 [4][5] 中美AI发展模式对比 - 美国AI企业主要采用闭源模式,中国采取开源模式,通过工程实现和市场规模优势实现商业冲击 [3] - 中国AI企业从低中端市场起步快速商业变现,逐步向高端发展,技术紧随美国创新步伐 [5] - 月之暗面Kimi K2在无法获得最先进GPU条件下,通过算法创新实现性能突破 [4][5] 行业生态与用户特征 -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指出国产AI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耀眼,但在图像视频领域仍需提升 [5] - B站数据显示每月超1.4亿用户观看AI内容,用户画像呈现"高线、高知、年轻"特征,一、二线城市占比近50% [6] - 中国AI应用开发势头强劲,企业积极拥抱AI技术商业化 [6]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中方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引发外媒关注,美国对此态度相对消极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点名中国大模型DeepSeek R1、阿里通义千问和月之暗面Kimi,认可其在受限环境中的创新 [4]
强调“赠礼不附加条件”,声明“与贿赂腐败无关”,美国同卡塔尔签“送飞机”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7-29 06:47
飞机赠送协议 - 卡塔尔计划赠送特朗普一架价值约4亿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机 该客机被称为"空中宫殿" [1] - 美国和卡塔尔于7月7日签署"无条件赠与"协议 明确表示美国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1] - 协议声明本次赠送不附加任何条件 不应被解读为贿赂或腐败行为 [1] 法律与道德争议 - 批评者指出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官员未经国会批准不得接受外国政府礼物 [2] - 美国政界和民间质疑特朗普收受外国礼物违反法律 涉嫌腐败 [2] - 白宫和司法部认为接受礼物合法 飞机将由美国空军接收后移交总统图书馆基金会 [2] 技术与资金问题 - 改造总统专机需将整架飞机拆至框架 严格检查后安装通信和安全设备 [2] - 美国空军挪用"哨兵"洲际弹道导弹计划资金9.34亿美元用于飞机改造 [3] - "哨兵"项目预算从777亿美元膨胀81%至1400亿美元 仍被视为核威慑体系脆弱环节 [3] 项目影响 - 挪用核导弹现代化项目资金被批评损害国家安全和财政信誉 [3] - "民兵"洲际导弹发射井出现渗漏和坍塌 迫使美军扩展建设计划 [3]
日媒:日本道路塌陷类事故十年超千起,且事故路段修复进展相对缓慢
环球时报· 2025-07-29 06:47
道路塌陷事故趋势 - 日本全境10年内发生至少1157起道路塌陷与地下空洞事件 [1] - 四国岛高知县事故数量最多达78起 [1] - 塌陷事故呈持续上升趋势且修复进展缓慢 [1][2] 事故成因分析 - 地下管道腐蚀或接合处老化导致土壤流失占比44% [1] - 施工不当(如路基未压实)占比22% [1] - 自然因素(树根腐烂、地震等)占比24% [1] - 日本超3万公里管道使用年限超过50年标准 [1] 典型事故案例 - 埼玉县越谷市国道因同一排水管问题3年内发生3次塌陷 [1] - 2024年1月埼玉县塌陷事故致卡车驾驶员身亡原因为下水管道破损吸土 [1] 事故后续影响 - 埼玉县事故现场修复需至明年3月周边居民仍受恶臭噪音困扰 [2] - 商户因交通管制营业额下滑政府补偿方案未最终确定 [2] 政府应对措施 - 日本国土交通省承认对地下空洞掌握不足将启动调查并建立监测机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