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绩优生变职场空心人 工作契约亟需重建
钛媒体APP·2025-04-28 13:30

职场压力测试现象 - 民营企业通过变相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午休、推迟下班)进行压力测试,目的是促使员工主动离职以避免支付"N+1"赔偿 [1] - 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运动会排练(走方阵、喊口号、举牌)测试员工服从性,而非离职倾向 [1] 政府投资与就业市场双轨制 - 某南方城市2025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9769.49亿元,年度投资1209.34亿元,其中产业工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占比分别为68.46%、25.77%、5.77% [2] - 产业工程投资同比提升12.24%,项目数量增加17.89%,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领域 [2] - 政府投资集中的行业(如高端制造)就业增量低于服务业,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岗位机会减少 [3] 绩优主义瓦解与职场价值观冲击 - 传统绩优主义(以努力和才能决定回报)受到挑战,部分企业更重视服从性而非业绩表现 [4] - 名校毕业生(如清北金融专业)在投行高压环境中身心俱疲,出现"空心人"现象(高负荷低意义工作) [6] - IT从业者同样面临"火箭速度原地打转"的无效内卷,反KPI竞赛趋势显现 [6] 职场新共识与消费行为转变 - 互联网行业超长工时与过劳现象引发反思,员工更注重储蓄而非盲目加班 [8] - 高收入群体(如年薪50万产品经理)转向理性消费,以储蓄对抗失业风险 [9] - 就业市场需重构"钱本位"契约,将金钱回报作为核心激励机制而非用情怀补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