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

搜索文档
魔飞光电:预计2028-2030年,全球AR眼镜年出货量将达数千万
钛媒体APP· 2025-09-12 15:09
图源官方 如果要问你谁是AI时代最被寄予厚望的新终端,估计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AI/AR眼镜。近两年,随着技 术的成熟,加上成本的下降和应用的拓展,AR眼镜成为市场的新宠儿,引来众多巨头以及创业者加 入。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 场销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73%,创历史新高。该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将达90万 台,同比暴涨133%,行业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AI/AR眼镜由于技术路线的不同,所面对的应用场景和消费则也有所差异。比如 Meta那种,是偏向于拍摄和AI功能的眼镜,距离真正的AR眼镜还差了显示。而AR眼镜主流的路线也有 两种,一种是BB方案,需要与手机、PC等外部设备连接,或者配备专门的主机,更适合观影或者办 公。另一种则是光波导路径,透光率更高,一体化机身可单独使用。 按照现有的AR眼镜发展路径来说,光波导AR眼镜会是未来的成熟形态,具备轻便性、一体性等优点。 洛图科技指出,随着光波导技术的进步与量产,高端AR眼镜市场将逐步被更轻薄、更类眼镜形态的光 波导方案所取 ...
对话蚂蚁数科赵闻飙:AI和Web3带来的革新不亚于移动支付
钛媒体APP· 2025-09-12 14:38
"市场上的数科公司很多,我们想要做不一样的。"蚂蚁数科CEO赵闻飙说。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 赵闻飙是风控出身,在担任蚂蚁数科CEO之前,他是蚂蚁集团大安全事业群总裁。过去一年半,这位风 控出身的AI技术大牛,正带着蚂蚁数科在产业智能化的道路上狂飙。 2024年3月,蚂蚁数科正式独立。作为一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数科公司,天然具备很多资源禀赋,也理 应面对更高的期望。 刚刚独立一年半的蚂蚁数科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据赵闻飙透露,去年蚂蚁数科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今 年预计营收增长50%,并且"利润还不错"。 虽然独立时间不长,实际上蚂蚁数科在toB服务领域已经有多年积累,得益于在蚂蚁集团万亿级交易量 中磨炼的技术优势与场景实践,蚂蚁数科旗下的安全风控、云科技、区块链及隐私计算等toB产品都已 经是相关赛道的冠军。 而AI和Web3带来的巨大产业机遇,被赵闻飙视为蚂蚁数科未来更大的机会。"AI和Web3所带来的范式 革新,将不亚于移动支付。"赵闻飙认为。 在企业级AI市场,蚂蚁数科不卷基模,而是着眼于"应用落地",为此他们构建了基础大模型之上的全栈 AI服务,涵盖智能算力调度、行业大模型、智能体开发平台及智能体应用。蚂蚁 ...
2025财年毛利率65.6%,江南布衣2026财年百亿零售目标不变
钛媒体APP· 2025-09-12 12:38
根据江南布衣有限公司公布的2025财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2025财年")的全 年业绩。财报显示,2025财年,江南布衣总收入同比增加约4.6%至人民币55.48亿元。全年公司毛利润 为36.4亿元,而毛利率则稳定在65%以上,净利润约8.97亿,同比增长6%。 江南布衣表示,2025财年净利润率达到了16.2%,超过了此前的预期。 江南布衣将业绩归功于线上渠道销售的增长及线下门店规模的扩张。其中,线上渠道的收入增长18.3% 至人民币12.01亿元。此外,由于存货共享及分配系统的升级和有效运用,让增量零售额达到人民币 11.37亿元,上升了3.1%。 多品牌战略 多品牌的矩阵化经营模式,让江南布衣业绩实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规模,江南布衣的品牌分成三个梯队,包括成熟品牌,成长品牌和新兴品牌,覆 盖了男装、女装、童装等多个领域。 其中,成熟品牌JNBY的收入占比达到54.3%,仍然是江南布衣收入的核心支柱。 除此之外,包括POMME DE TERRE(蓬马)、JNBYHOME、onmygame及B1OCK等在内的新兴品牌组 合收入达到人民币3.61亿元,较去年同 ...
【钛晨报】中国、印尼两国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上汽赛可智能前CTO于乾坤加入哈啰自动驾驶,任联合创始人|独家;交易员...
钛媒体APP· 2025-09-12 07:32
【钛媒体综合】据央行官网,2025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 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本次活动设有北京主会场和雅加达分会场,中国人民银 行行长潘功胜、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印尼驻中国大使周浩黎在北京主会场,中国驻印尼大使王 鲁彤在雅加达分会场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印尼驻华使领馆人员,两国商业银行、支 付机构、实业企业等机构代表应邀参加。 两国央行行长共同宣布LCT框架正式启用。2025年5月,在李强总理和印尼普拉博沃总统见证下,两国 央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2020年建立的促进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框架升级为LCT框架,将 本币结算范围拓展至国际收支全部项目,以进一步便利本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正式启动双向试点运行。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采 用本币结算方式,是双方支付合作的重要进展。 潘功胜指出,建立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跨境支付二维码互联互通是中印尼双边金融合作的重要成 果。近年来,中印尼金融合作持续深化发展,得益于两国不断加深的政治互信,也顺应了两国日益紧密 经贸关系发展 ...
高德的对手是大众点评,还是服务业信任赤字?
钛媒体APP· 2025-09-11 19:22
文章核心观点 - 高德地图推出基于真实行为数据的"扫街榜"产品 旨在构建AI驱动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而非直接竞争传统点评平台 [2][9][24] - 该产品通过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用户行为数据交叉验证 结合芝麻信用体系加权 解决服务业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缺失问题 [14][19][21] - 上线首日用户超4000万 公司同步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发放2亿元打车券和95亿元消费券 提供3000万元现金激励 [1][2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中国服务消费市场规模从2013年72万亿元扩至2024年183万亿元 涨幅快于实物消费 [7] - 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34% 服务消费渐成消费增量主要贡献者 [7] - 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服务消费需求大幅增加 达15万美元时成为主导性消费 [7] 产品机制与创新 - 评分纳入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数据 检验评论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 [14][19] - 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 根据用户信用等级为评价加权 [14][19] - 通过AI模型分析导航到店率复购率停留时长达标率等数据真实性 [19] - 从空间价值(时间距离成本)时间密度(客流量曲线消费频次)行为纯度(剔除虚假轨迹)三维度重构评价机制 [20] 与传统模式对比 - 传统点评依赖主观UGC内容 存在刷单买好评等失真问题 高分餐厅可能受营销影响而非真实品质 [10][12] - 线下服务具有非标性(高度个性化)即时性(难以撤销)隐蔽性(后厨卫生等核心信息不透明)三大硬伤 [13] - 高德扫街榜基于不可篡改的行为数据(如导航记录停留时长)造假成本指数级增加 [19] 战略定位与生态优势 - 高德地图作为国民级导航应用拥有17亿日活 覆盖餐饮酒店理发加油站等线下核心场景 [22] - 实时生成导航目的地停留时长搜索记录等数据 能真实反映商家最新口碑 [22] - 公司定位为打造AI时代线下服务信用基建 而非加入传统到店业务竞争 [24] 历史沿革与行业意义 - 2003年支付宝通过担保交易解决线上交易信任难题 推动淘宝GMV在2007年达433亿元 [4][5] - 信用体系创新贯穿商业进步历程:1985年海尔砸冰箱事件推动制造业质量信用 2012年网约车评分体系实现司乘双向信用约束 [25] - 商业信用从熟人信用演进至制度信用再到数字信用 信用边界持续扩大 [26]
宇树王兴兴:我最后悔的是过去没学AI技术,机器人数据和模型都是核心问题
钛媒体APP· 2025-09-11 17:51
公司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以四足机器人起步 是全球最早实现四足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 - 2023年公司四足机器人全球销量份额达69.75% 并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因赛事服务出圈[2] - 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 连续4年实现盈利 其中四足机器人贡献65%收入[3] - 公司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IPO申请 有望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四足和人形机器人第一股[3] 行业技术挑战 - 具身智能发展面临数据瓶颈 物理世界数据相对互联网数据更为匮乏[4] - 真机数据采集成本高昂 需要百万台设备规模才能有效解决数据问题[4] - 机器人数据在采集质量和规模标准方面仍处于模糊阶段[4] - 当前行业同时存在数据质量和模型架构两大核心问题[4] 战略方向与机遇 - AI与机器人结合仍处于爆发前夜 让AI真正落地干事的领域尚属荒漠[2][5] - 公司认为AI模型应被视为全能型工具 需要突破传统经验束缚进行创新[6] - 小组织在AI时代爆发力增强 创新创业门槛大幅降低[5] - 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算法和算力研发 以打开具身智能大门[4] 组织管理挑战 - 硬件公司规模扩张可能导致协作效率降低 需探索高效管理模式[5] - 行业普遍缺乏顶尖人才 这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5]
重新定义“用脚投票”,阿里用高德投石问路
钛媒体APP· 2025-09-11 17:38
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 - 高德地图于9月10日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和出行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融合AI技术构建线下服务信用体系[2] - 该榜单基于用户行为大数据(如导航、搜索、收藏、分享)和信用综合评分,旨在提供更真实的店铺评价体系,避免传统依赖图文评价导致的刷分问题[8] - 高德地图AI推荐日均生活服务类点位超过6300万个,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AI搜索,日导航总里程超15亿公里[7][8] 产品定位与特点 - 高德扫街榜核心聚焦餐饮类商户,特别设立"烟火小店"子榜单,针对非连锁街头小店(平价餐饮和地方特色小吃),排除高端餐饮[9] - 高德宣布该榜单"永远不做商业化",且公司表示只关注产品本身,对团购或重启口碑等集团战略传闻不予置评[5] - 产品通过真实到店行为数据(如3896人平均开车11.3公里光顾饺子馆案例)建立评价体系,强调行为数据替代传统内容种草模式[2][8] 行业竞争与战略背景 - 2025年线下商业卡位战和即时零售大战加剧,高德扫街榜被视为阿里巴巴在消费领域布局的重要尝试[5][6][13] - 阿里巴巴已出手多数线下零售业务,仅保留盒马,线下实体零售价值面临重估,高德扫街榜可能通过轻资产模式实现对线下资源的覆盖与掌控[13][14] - 产品未来可能与闪购等业务协同,但其价值取决于对非连锁化店铺的筛选能力,帮助用户发现"宝藏小店"[12][13] 技术实现与数据基础 - 高德地图于2025年完成全面AI化升级,从被动导航服务演进为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可主动推荐目的地[7] - 行为数据维度包括导航、搜索、收藏、分享等,综合评分避免单一依赖到店数据,旨在重建可信生活服务信用体系[8] - 项目启动于数月前,通过AI处理大规模真实行为数据(如180天内3896人驱车11.3公里案例),解决传统评价体系刷分问题[2][8]
白银有色被立案调查,此前内控等问题曾遭上交所追问
钛媒体APP· 2025-09-11 17:13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公告发布后次日股价跌停 收盘报3.82元 单日跌幅达9.91% [2] 内控问题与舞弊事件 - 全资子公司上海红鹭发现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出现3.88亿元差额 占归母净利润466.91% [2] - 员工收受贿赂导致多发出锌锭产品 另有员工通过伪造销售单据侵占990吨锌锭 涉及金额1.57亿元 [3] - 阴极铜事件造成潜在损失8587.92万元 锌锭事件造成潜在损失2323.64万元 均计入2024年度损益 [4] - 连续两年内控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段 但未在2023年报中披露相关事件 [4] 财务表现与会计问题 - 2024年上半年营收445.59亿元 同比下降15.28% 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 同比下滑1859.82% [6] - 会计差错更正导致2019-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调减41.04%/65.29%/58.28% 2023年度调增30% [6] - 子公司预付款会计处理存在差错 对2019-202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6] 诉讼与税务风险 - 因仓储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确认预计负债3.17亿元 减少公司利润 [8] - 下属三家子公司被税务稽查 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898.48万元 [4]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主营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贸易 国内铜锌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8%/6.08%/0.36% [5] - 2021年以来营收稳定在800亿元左右 但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 [6] 整改措施 - 2024年上线SAP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 但截至审计报告出具日尚未开展验收测试 [4]
中国光伏最惨两年,仍有公司市值翻倍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09-11 15:54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近80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从4760.1亿元人民币降至4143.9亿 同比降幅翻倍 净亏损从14亿暴增至89.5亿 亏损企业数量由33家增加至42家 销售毛利率从11.3%降至9.4% [1] - 2023年年中行业营收增速接近60% 净利润达702亿 销售毛利率22.5% 仅8家公司亏损 业绩由盛转衰节点为2023年四季度 多家企业出现多年来首次单季亏损 [1] - 行业讨论焦点集中在反内卷、去产能、兼并重组、产能出清等议题 [1] 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历史高点出现在2022年8月 2023年2月至2024年9月期间跌幅超60% 今年6月至今板块上涨37% [2] - 规模最大光伏ETF近三年收益下跌48% 但最近一年收益提升36% 其中今年6月以来贡献35%涨幅 同期上证指数涨16% 深证成指涨28% [2] - 市场兴趣回升源于反内卷举措押注及产业链价格超预期反弹 行情持续性取决于政策落地和企业业绩改善 [2] 个股表现差异 - 阳光电源市值从1300亿徘徊最低跌破1150亿 截至9月11日达2847亿创历史新高 近两年涨幅约110% [3] - 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40.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56% 销售毛利率34.4%创新高 储能系统营收同比增127.78% 毛利率39.92% 海外业务占比58% [4] - 德业股份市值从330亿跌至250亿以下 目前超670亿 2024年逆变器业务抗压 储能业务大幅增长 但2025年二季度营收增速仅3.7% 净利润增速仅1.7% [5][6] 细分领域企业表现 - 捷佳伟创市值从150亿以下升至近350亿 近一年涨幅超130%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26.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9.3% 但受大股东减持及营收增速影响股价回撤 [6] - 爱旭股份市值从140亿以下升至近300亿 作为BC路线厂商率先扭亏 产品市占率增长超预期 [7] - 大全能源、海优新材、弘元绿能等公司市值相较近两年低点实现翻倍 但大部分公司市值较2021-2022年高点仍缩水过半 [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市场需求走弱与产能出清困难 市场上涨主要受预期推动 距离真正拐点仍有距离 [7] - 企业业绩分化明显 部分企业通过技术路线选择或业务转型实现逆势增长 [4][5][7]
可灵VS即梦:初探“多模态”
钛媒体APP· 2025-09-11 13:33
文 | 硅基星芒 目前国内两个最火的AI生成视频平台,非可灵和即梦莫属。 作为影视外行人和AI爱好者,我准备组建一个纯AI的"影视团队",看看效果如何。 在正式开始之前,还有一个问题:文生图+图生视频or文生视频? 两个平台都具备上述功能,那么两条路应该走哪条? AI给出的答案是:使用"文生图+图生视频"的方法具备更高的可控性;而"文生视频"的方法能够让视频 更有"动态感"。 考虑了一下成本和效率,我还是选择了可控性优先。 01 第一步:AI编剧,编写剧本 想拍一部电影出来,首先肯定得有编剧来写剧本。 我把先前公众号上发布过的一篇文章,以PDF形式丢给了目前公认性能强大的Gemini 2.5 Pro。 尤其是图生视频指令,涵盖了场景、动作、运镜、风格这些专业化的东西,解决了大麻烦。 02 第二步:AI画师,绘制"分镜图" 前面已经说过,采用"文生图+图生视频"的方式可以提高可控性。 剧本既然已经有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绘制"分镜"。 我把AI编剧写好的这些首帧图片指令,统统交给了腾讯混元这个AI文生图模型。 相比文字,AI在图片领域的能力显然有所下降。 不得不承认,文字方面,AI当编剧确实是绰绰有余。 分镜头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