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经济“活”起来 赛事经济“燃”起来
广州日报·2025-04-28 14:59

全运经济与赛事规划 - 广州赛区筹备进入冲刺阶段,4月26日至6月2日推出2025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包含288项活动,如2项国际赛事、11项节庆活动、160余项群众赛事、60项商圈促消费及55项文化美食论坛活动 [1] - 十五运会测试赛及群体组比赛陆续开打,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国际赛事将相继举办,为全运会营造社会氛围并提前演练赛事运行 [1][2][6] - 政府推动体育赛事“三进”(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并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联合154家企业做大体育旅游产业 [6] 体育消费与产业融合 - 2024年广州体育消费总规模超63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体育产业呈爆发式增长 [2][4] - 全运经济作为赛事经济重要形态,通过“体育+”模式带动餐饮、旅游、会展、基建、运动装备、运动医学等多行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2][7] - 赛事经济推动城市从“单点突破”向“体育+商业+文旅”多元生态格局转变,形成“高频次、小场景、深融合”的创新模式 [8][9] 城市发展与经济动能 - 全运经济通过场馆更新、轨道交通更新及城市更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并提升市民归属感与城市凝聚力 [2][7] - 广州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由体育行政部门办赛向城市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办赛转变,形成赛城联动新机制,凸显“赛事+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8] - 体育赛事的经济价值从“短期流量爆发”向“长期生态培育”转变,大型赛事为企业提升品牌和市场认知提供重要舞台 [7][8] 文化体育与创新实践 - 天河体育中心、南沙国际网球中心等优质场馆搭配南越王博物院、广州粤剧院等文化资源,实现文体融合,增强吸引力 [6] - 利用端午节龙舟赛等特色活动策划话题,借助网络名人创新宣传,拓展活动范围至粤港澳大湾区,为全运会预热造势 [7] - 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通过打造“一场启动仪式、一场发布会、一月体验空间、一批文旅精品”等举措,成为国内一线城市探索赛事经济的新样本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