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安全、模型“幻觉”等风险如影随形,金融在效率与安全之间找平衡
广州日报·2025-04-28 16:2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大中型银行到头部券商,AI大模型正重塑金融业态,涵盖投资决策、智能投顾、风险评估、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 [1] - 金融行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国产大模型的崛起显著降低了应用门槛,为金融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持 [1][2]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兴起实现了算力、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新平衡,降低了准入门槛,深刻改变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2] 技术应用 - 工商银行成功构建企业级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技术体系"工银智涌",覆盖20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及200多个应用场景,累计调用量突破10亿次 [2] - 在金融结算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顾问,客户咨询响应时间节省79% [3] - 信贷审批环节利用大模型可实现秒级信息获取,授信风险评估采纳率达70% [4] - 微众银行运用AI技术,将8000字金融市场调研同业报告生成时间从半天压缩至五分钟初稿,全流程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4] 业务转型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从选择题变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深度运用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核心引擎 [5] - 行业共识认为未来比拼的是谁能更快将AI转化为业务洞察力,技术底座建设速度将决定下一阶段市场排位 [6] - 易方达利用AI技术探索宏观经济研究等领域,AI宏观研究员"易观"与团队共同工作提升投研决策实力 [4] 风险与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部分场景应用需使用大量隐私数据,需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7] - 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大模型方面注重自研、自主,因银行掌握大量敏感金融数据 [7] - 券商应用AI大模型存在安全性与可靠性隐患,包括模型生成有害内容、思维链漏洞、指令偏离、幻觉问题等 [7] 人机协同 - AI炒股短视频流行折射出AI投顾市场躁动,金融机构纷纷上线智能投顾工具 [9] - AI目前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投顾,因涉及客户深层需求理解、市场宏观环境把握和情感支持 [9] - 未来趋势是"AI+人工投顾"混合模式,AI将促使投顾行业向更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