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新偿付能力报告出炉!74家寿险企业整体稳中有进,3家仍未达标丨南财保险测评(第97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8 17:59

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概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寿险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但中小险企面临结构性分化[1] - 在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情况的74家寿险公司中,30家被评为A类,40家被评为B类,3家被评为C类[1] - 偿付能力达标需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监管要求[3] - 与去年同期相比,AAA评级公司从4家上升至8家,52家寿险公司的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提升,部分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4][5] A类及AAA级公司表现 - 友邦人寿、中荷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中国人寿、太平养老、国民养老和太保健康八家机构风险综合评级为AAA[6] - 国民养老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653.7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66.87%,在AAA级公司中最为突出[6] - 中外合资机构在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前十名中占比达30%,安联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及恒安标准养老充足率均超200%[7] - 寿险“老七家”整体表现平稳,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较小,但人保寿险风险评级维持在BBB类,是其中唯一未进入A类的机构[7] C类不达标公司分析 - 华汇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三家机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被列入偿付能力不达标名单[8][9] - 三家C类公司的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评级不达标主因是可资本化风险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存在风险[10] - 华汇人寿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无法正常履行职责,且新产品报批受限导致业务经营停滞[11] - 北大方正人寿因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时间维度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可资本化风险得分较低[11] - 三峡人寿未披露具体原因,但其风险综合评级自2023年一季度下滑至D类后,直至2024年二季度才上调至C类[10][12] 风险化解与资本补充举措 - 监管部门将偿二代二期工程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为受规则切换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提供缓冲,并采取“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13] - 多家险企通过增资扩股提升偿付能力,例如三峡人寿计划增资15亿元,平安人寿获股东增资约199.99亿元[14] - 发债成为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泰康人寿于2025年2月发行6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平安人寿同期发行130亿元同类债券,票面利率均为2.35%[15] - 监管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和业务重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