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长钱长投”生态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怎么做?
中国经营报·2025-04-28 18:51
监管政策与市场生态优化 - 监管层推出多项措施引导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入市,推动"长钱长投"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并将"多措并举稳住股市"作为具体抓手 [2] - 政策体系在制度、产品与监管三方面发力:注册制改革、退市常态化提升市场质量,指数基金、ETF、养老目标基金等工具普及,基金降费、理财净值化改革压缩短期投机空间 [2]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从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扩大定增战略投资者范围、优化新股申购等四方面优化投资生态 [3]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与实践 - ETF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银行理财增持ETF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2] - 博时基金提出"ETF价值赋能体系",覆盖A股、港股、美股、债券、黄金、REITs、比特币ETF等多元资产,形成"多资产、全谱系、低相关"产品体系 [4] - 金融机构需解决ETF投资痛点:资产单一化、研究深度不足、配置难度大、运营效率低、生态不完善 [3] 投资者行为与金融素养 - 高金融素养投资者(前20%)持仓超一年比例达57%,低素养群体(后20%)仅45%,且前者更擅长分散投资和风险管理 [5][6] - 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理性投资行为,形成"识别风险-长期持有-素养提升"的良性循环 [6] - 专家建议投资者提升金融素养,通过多资产组合、ETF等工具及定投策略改善投资行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