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发展绿电与绿证市场是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应加快健全绿电绿证市场制度体系,从健全消费机制、推动制度衔接、加强金融支持、对接国际标准等方面推进,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 [1] 具体推进方面 健全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 - 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细化、压实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用绿证进行权重核算 [1] - 遴选行业龙头企业等牵头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联盟,带动上下游企业扩大绿电消费规模和比例 [1] - 鼓励企业将供应商购买绿证、使用绿电比例等纳入采购标准并与商业条款挂钩,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减碳合作新模式 [1] - 设定阶梯式绿电消纳比例,对超额完成消纳目标的企业给予支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样板经验 [1] 推动绿电绿证与相关制度和工具的有效衔接 - 推动绿电、绿证与碳市场有机结合,为行业和企业提供碳中和多元路径 [2] - 强化绿证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产品碳标识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将绿证对应的减排量登记为碳资产 [2] - 完善绿电消费信息披露体系,鼓励企业将购买绿证、绿电消费信息纳入ESG报告 [2] - 鼓励第三方评估和认证机构开展绿电消费认证,上市公司定期发布供应链绿电使用报告,对优异供应商授予认证并重点展示 [2] 加强绿色金融对绿电绿证消费的支持 - 开发基于绿电消费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如绿电应收账款债权融资、绿电消费信用贷等 [3] - 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绿电信贷专项额度,加强对高比例消费绿电企业的信贷支持 [3] - 支持政策性银行设立绿电消费贴息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绿电消费分期付款”服务 [3] - 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建立健全绿证绿电消费的保险机制 [3] - 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如在碳交易所增设绿电金融衍生品交易板块 [3] 加快与国际绿证标准的对接 - 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电消费认证机构,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绿证”认可度 [4] - 发挥中国绿证交易平台等作用,提供个性化绿证绿电服务,提升企业全球绿色竞争力 [4] - 推动行业龙头等组建国际绿色供应链联盟,制定统一标准,实现“绿色互认”和协同减碳 [4]
推进“用上电” 向“用绿电”跨越升级
广州日报·2025-04-29 03:19